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3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5 12:2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辽916-1125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汉族)西夏1038-1227年元昊(党项族)金1115-1234年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南宋1127-1276年赵构(汉族)元1271年蒙古1206年成吉思汗(蒙古族)忽必烈(蒙古族)
新课导入元朝统治 _ _历史最大_ _制度边疆管辖版图行省中书省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宣政院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
2.了解宋元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
3.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自主学习】 我的疑问:请你将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
市。
2、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发展概况、特
点。
2、宋词的代表人物。
3、宋词各代表人物作品
特点及影响。4、元曲的组成内容和特
点。
5、元曲的代表人、代表
作和元曲四大家。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
鉴》
1、《资治通鉴》的体例、
内容和编写目的。
2、对司马光和《资治通
鉴》的评价。
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
东京(北宋)、临安(南宋)、大都(元朝)
2、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
(1) 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娱乐场所“瓦
子”“勾栏”出现。
(3)南宋临安的文
化娱乐更为发达。
(4)宋元杂剧兴起。
(5)节日习俗出现。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开封最繁华的地方: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开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大相国寺娱乐场所“瓦子”“勾栏”出现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瓦子中还有许多商业摊位。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演出勾栏《清明上河图》瓦子结合教材分析瓦子兴起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宋代说书、木偶戏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包括说书、唱曲、杂剧、杂技、蹴鞠等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等等,十分热闹宋元杂剧兴起元杂剧演员读教材,找出杂剧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特点:
包含说唱、杂技、歌舞、
傀儡等技艺在内,在集
市、繁华市区、勾栏瓦
舍等场所进行演出。
发展概况:
形成于宋,
兴盛于元建立,
流行于元统一。
节日习俗出现今天的传统节日当中,哪些节日在宋代时已有了?
有哪些习俗?
春节(元旦)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赛龙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宋词和元曲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发展概况、特点:
发展概况: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
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特点: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
句,便于歌唱。
(2)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
词牌。
2、宋词的代表人物:
苏轼(北宋) 李清照(两宋之交) 辛弃疾(南宋)
3、宋词各代表人物作品特点及影响:
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李清照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
沉的忧患情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辛弃疾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苏轼 多才多艺(烹饪、宋词、书法)的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辛弃疾发扬宋词的豪放风格辛弃疾南宋词人。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破阵子》4、元曲的组成内容和特点:
内容:
特点:
5、元曲的代表人、代表作和元曲四大家。
代表人:
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关汉卿《窦娥冤》关汉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的体例、内容和编写目的:
体例:
内容:
编写目的:
2、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评价: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编年体通史记述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
国16个朝代。“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
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史学双壁”《史记》
《资治通鉴》司马光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都市
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
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传统节日:春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和“元曲四大家”
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课堂小结 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BABCD随堂演练
4.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D3.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C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