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单元整合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12345 答案解析1.(2017广东)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123452.(2017江苏徐州)“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身体力行,弯腰鞠躬。众人皆感新鲜,纷纷跟着仿效。鞠躬之礼逐渐风行开来。”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
B.鞠躬礼体现等级观念
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
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 答案解析1233.(2017四川乐山)据下表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 )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45 答案解析123454.(2017山东泰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解析123455.[2016江苏南通(节选)]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图发展。
(1)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提出了哪些口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所起的作用。(2)张謇的创业活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张謇考中状元后,并不热衷于仕途晋升,而立志发展民族工业。为创办大生纱厂,他奔走于南京、武汉、上海等地,向商人、官员筹集资金,饱尝艰辛。但他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终于使大生纱厂如期开机出纱。后来,他又陆续创办了各种相关企业数十家。
回答:请你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张謇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能演练提升
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位“状元实业家”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三座大山是( )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共产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利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右边漫画,可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源于( )
A.小农经济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进技术
D.国人爱国热情
5.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③北洋军阀的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下图为20世纪初上海街道行驶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教育
/
7.我国废除图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
8.如果你想根据右图写一篇图说历史的小文章,最佳题目是( )
A.抓盗贼,保平安
B.易服饰,新风尚
C.改称谓,平等观
D.剪辫子,去陋俗
9.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影片,下列情形不应该在影片中出现的是( )
A.男子留着长辫 B.女子不用缠足
C.吃西餐喝洋酒 D.穿时装逛公园
1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深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B.政府曾经起到推动作用
C.体现了社会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趋势
D.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
12.阅读材料: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生纱厂”是谁创办的?如何评价他?
(2)材料中说“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是什么意思?
(3)我们要学习这位状元什么样的精神?
13.阅读下列表格:
清 初
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
照相、电影的
传入和流行
发 式
清军入关后,
男子留有长辫
剪辫
人际称谓
老爷、大人
先生、君
服饰
长袍、马褂、旗袍
西服、中山装、
高领服装
请回答:
(1)概括表格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发生上述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
1.A 针对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的境况,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2.C 3.B
4.B 从图上看,把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东方封建制度的朽木上,是难以开花结果的。可见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
5.C 本题从对多个知识点因果关系的理解入手,考查了结合基础知识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排除法解答。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是为了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北洋军阀的分裂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由此可知,②③表述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④入选。
6.A
7.D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8.D 9.D
10.A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11.D 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社会风气的变化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和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密不可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等法令,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社会风气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不能由此认为完全西化成为必然趋势,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D项。
12.参考答案 (1)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2)指的是张謇本来是状元,却回到家乡去创办实业。
(3)张謇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敬佩和学习。(言之有理即可)
13.参考答案 (1)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观念和习俗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因为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这与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是相悖的。
课件9张PPT。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二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19世纪 年代。?
2.发展
(1)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 。?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六七十 张謇面粉业 一二3.曲折发展的原因: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4.特征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 部门。?
(2)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轻工业 上海 一二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
(1)交通工具: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 、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2)道路:修筑了近代铁路和公路,开辟了水上、空中航线,修建了新式马路,改造了传统街道。火车 一二2.社会习俗
(1)表现
①废陋习: 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②变礼节: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③改称谓: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 ”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④易服饰:旗袍、 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2)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辛亥革命 先生 中山装 【问题1】 怎样理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探究:(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其外因。
(2)但这一时期是非常短暂的:①日本和美国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样中国刚刚有了发展的民族工业又陷入了停滞状态。【问题2】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客观产物。欧美工业国家的入侵不仅冲击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也引起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变革。
(2)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维新变法运动等事件表明,在引进西方科技和机器设备的活动中,人们能够接触近代生活、感受新生活并逐步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3)中国人民革命和创新的结果。如辛亥革命后革除封建恶习、禁止妇女缠足、改穿中山装等。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能演练提升
/
1.右图所示是北京大学的校徽,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福州船政学堂
2.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3.《范进中举》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前后延续了约( )
A.1 300年 B.1 500年
C.1 800年 D.2 000年
4.刊登新闻、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5.“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 )
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
6.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7.很多同学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们不可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是(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孔乙己》 D.《雷雨》
8.下列属于美术作品的是( )
①《女神》 ②《子夜》 ③《田横五百士》 ④《愚公移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还需要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
A.知耻后勇 B.居安思危
C.学以致用 D.闻鸡起舞
10.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是( )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虾》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④
11.下列有关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聂耳——《黄河大合唱》
B.郭沫若——《雷雨》
C.齐白石——《愚公移山》
D.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2.看电影是当今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一部( )
A.京剧艺术片 B.川剧艺术片
C.战争故事片 D.爱情故事片
13.阅读下列材料:
/
清朝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在开明官员的主张下,清朝皇帝批准在北京设立“大学堂”(见右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学堂”指的是清朝建立的哪一学府?它创建于什么运动期间?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
(2)材料中,“大学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它与北京大学是什么关系?
★14.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绘画作品】
材料一
/
《愚公移山》(局部)
(1)请写出材料一中作品的作者。
【音乐作品】
材料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请写出材料二中作品的名称。
【时代精神】
(3)从上述的作品中,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案:
1.B 2.D 3.A
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故选B项。
5.B 从竹枝词中“多登告白好发财”分析,这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注重刊登一些商业广告,以求盈利。
6.A 本题考查商务印书馆的相关知识。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A项正确。
7.D 本题考查对鲁迅作品的了解,要注意《鲁迅全集》中不可能有别人的作品。《雷雨》是曹禺的作品。
8.D 《女神》是一部诗集,《子夜》属于小说,《田横五百士》和《愚公移山》属于美术作品,故D项正确。
9.B
10.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代文艺作品。其中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的都是抗战主题。
11.D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冼星海,《雷雨》的作者是曹禺,《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故排除A、B、C三项。《小二黑结婚》的作者是赵树理,故D项符合题意。
12.A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它是一部京剧艺术片。
13.参考答案 (1)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光绪帝。
(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14.参考答案 (1)徐悲鸿。
(2)《黄河大合唱》。
(3)国难当头,社会各阶层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件8张PPT。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二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
(1)兴学堂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 、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 。?
(2)废科举: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1905 一二2.新闻出版业
(1)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申报 商务印书馆 一二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概况: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2.文学
(1)鲁迅的白话小说《 》,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2)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
3.绘画
(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造诣精深。
(2)徐悲鸿:创作了《田横五百士》《 》等宏篇巨作。?狂人日记 愚公移山 一二4.音乐
(1)聂耳:创作了《 》《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2)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 》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5.电影
(1)传入:20世纪初,传入中国。
(2)作品: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明星:赵丹、周璇等。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定军山 【问题1】 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科举制的创立与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科举制的创立还是废除,都是历史进步的产物。【问题2】 民国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探究: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赋予这一时期文化以新内容。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追求人民民主,抨击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是高奏主旋律,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激励人民英勇奋斗。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