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D 5. A 6. C 7. C 8. D 9. B 10. C
11. ② 12. 72 13. 折线统计图 14. 不能 15. 12 80 16. 甲校参加百米跑的人数比乙校多 17. 144 50 18. 4 6
19. 解:(1)50 (2)10 (3)28 24%
20. 解:乙厂的起诉有理.因为甲厂所做的广告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甲厂年销售量是乙厂的3倍,而实际上甲厂年销售量只是乙厂的16000÷12000=倍.
21. 解:(1)120 (2)30 24
(3)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为×100%=30%.
22. 解:(1)痊愈的有900人,无效的有240人;
(2)病情得到控制的人占20%,病情好转的人占42%;
(3)对大多数人起作用,有效率达92%.
23. 解:(1)选项A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0°=45°;选项B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0°=15°;选项C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0°=270°;选项D对应的扇形圆心角为×360°=30°.画扇形统计图如图.
(2)因为该选择题满分是3分,正确的选项是C,而120名被抽取的学生中有90名学生选对,故120名被抽取的学生的总得分为90×3=270(分),平均分为270÷120=2.25(分).于是可以估计全体学生该题的平均得分为2.25分.
24. 解:(1)200
(2)学习态度为C级的学生有200-120-50=30(名).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3)1-25%-60%=15%,360°×15%=54°. 答:C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54°.
25. 解:(1)由题意,可知全校“低碳族”的总人数为300÷25%=1200(人),所以八年级“低碳族”的人菠为1200×37%=444(人);九年级“低碳族”人数占全校“低碳族”人数的百分比为1-25%-37%=38%.补全的统计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检测卷(一)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面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
A. 为了了解10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
B. 为了了解某风景区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C. 为了了解生产的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
D.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2. 某市今年共有7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B. 7万名考生是总体
C. 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容量
3. 某校为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制成了如下扇形统计图,则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 )
A. 30人 40人
B. 45人 60人
C. 30人 60人
D. 45人 40人
4.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随意调查了1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5. 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折线统计图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B. 条形统计图能够显示每类所占百分比的大小
C. 扇形统计图显示部分在总体中的具体数据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6. 我校一位同学从元月1日开始每天记录当天的最低气温,然后绘成统计图,为了直观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他应选择( )
A. 扇形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以上都合适
7. 实验小学李老师对班上某次数学模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这次考试成绩达到A等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
A. 6% B. 10% C. 20% D. 25%
第7题 第8题
8.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测评所画的统计图,那么两校学生获得A等级的人数相比,则( )
A. 甲校获得A等级的人数比乙校多 B. 乙校获得A等级的人数比甲校多
C. 两校获得A等级的人数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9. 某汽车厂1~6月份汽车产量如图所示,平均每月制造汽车的辆数是( )
A. 423 B. 446 C. 453 D. 475
第9题 第10题
10. 从某校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得2分的人数为( )
A. 3 B. 5 C. 8 D. 17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下述各项调查:①调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收视率;②某校为学生订做校服,对学生的胸围、腰围进行的测量;③一批罐头产品的质量检查;④对河水污染情况的调查.其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12. 如图,将小明五月份手机费中各项费用的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度.
13. 有人收集了某种型号的彩电近十年中每台的出厂价,为了使人们知道这种彩电的价格在逐渐降低,使用 来表示这些数据最恰当.
14. 图中表示A,B两种品牌的彩电一年内的销售情况,从扇形统计图中 (选填“能”或“不能”)看出A种彩电的批发数量比B种彩电的批发数量多.
第14题 第15题
15. 已知世界人口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含预测)如图所示,则世界人口从50亿人增加到60亿人共用了________年,估计到2025年时,世界人口是________亿人.
16. 已知甲、乙两所学校各有50名运动员参加我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项目情况如图所示,请你通过对图中信息的分析,比较两次参赛项目的情况,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
17. 某校九年级英语口试达到优秀等级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 度.如果表示良好等级的扇形圆心角是120°,则达到良好等级的有 人.
18.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与一家玩具生产厂家联系,给该厂组装一部分玩具,这些玩具分为A,B,C三种型号,每人每小时组装各种型号玩具的数量如图所示,若每人组装同一种型号玩具的速度相同,且组装A型玩具16套与组装C型玩具12套所花的时间相同,那么a的值为________,每人每小时能组装C型玩具________套.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8分)对某班学生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填空.
(1)该班有学生 人;
(2)成绩在69.5~79.5分之间的人数为 人;
(3)79.5分及以上的人数为 人,若89.5分及以上为优秀,则该班的优秀率是 .
20. (8分)甲化肥厂年销售化肥量为16000 t,乙化肥厂年销售化肥量为12000 t,甲化肥厂在报刊上做广告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示两厂的年销售量,乙厂职工看了广告,愤然起诉甲厂搞不正当竞争. 乙厂的起诉有理吗?为什么?
21. (8分)某中学为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在全校喜欢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篮球五种球类运动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球类运动,每人只能在这五种球类运动中选择一种.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及右图:
球类名称
乒乓球
排球
羽毛球
足球
篮球
人数
a
12
36
18
b
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
(2)a=________,b=________;
(3)求出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22. (10分)如图是某医院对300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使用中草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痊愈的有多少人?无效的有多少人?
(2)你还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3)请你评价这种中草药的疗效.
23. (10分)在一次考试中,从全体参加考试的1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的答题卷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某个单项选择题答题情况如下表(没有多选和不选):
选项
A
B
C
D
选择人数
15
5
90
10
(1)根据统计表画出扇形统计图;
(要求:画图前先求角,统计图中标注角度)
(2)若这个选择题满分是3分,正确的选项是C,则估计全体学生该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24. (10分)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为此某市教育部门对部分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对学习很感兴趣;B级:对学习较感兴趣;C级: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1,2所示的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__名学生;
(2)将图1补充完整;
(3)求出图2中C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图1 图2
25. (12分)某校有三个年级,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七年级600人,八年级540人,九年级565人.学校为了解学生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在全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若学生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则称其为“低碳族”;否则称其为“非低碳族”.经过统计,将全校的低碳族人数按照年级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
图1 图2
(1)根据图1、图2,计算八年级“低碳族”人数,并补全上面两个统计图;
(2)小明依据图1、图2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认为,与其他两个年级相比,九年级的“低碳族”人数在本年级全体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你认为小丽的判断正确吗?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