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6 06: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
2. 了解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贡献,
3.认识“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难点: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
【自主探究】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针对“ ”展开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召开: 年12月,在 召开。
3、内容:(1)思想上: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
二、拨乱反正
5、时间: 以后,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6、1980年,恢复刘少奇的名誉,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7、完成: 年, 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拨乱反正完成。
三、农村改革:
(1)目的: 调动______,促进______。
(2)形式:__________
(3)内容:分田______、______
(4)地点:安徽______
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
(2)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__;②
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______,实行____
__; ③实行以______为主、______并存的制度。
(3)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__、______的积极性,增强了___
___的活力。
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1)会议:______
(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
推动作用,使中国的______明显增强。
六、经济特区的建立
(1)首批经济特区: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 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特”在哪里:在坚持 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七、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5年,开放了 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 、 和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增设 经济特区。
(4)1990年,设立 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和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结果:形成了“ 的对外开放格局。
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时间: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
意义:为我国参与 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九、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 的历史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中共十二大提出: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共十三大发展: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4、南方谈话充实:时间:_____年初,到南方视察。观点:党的________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__________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____;____才是硬道理。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中共十五大确立:1997年,中共_____ 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评价邓小平
历史地位: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________________,是他创立的___________。
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十、与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和完善发展有关的会议
(1)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江泽民) 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立(胡锦涛) 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 和 的目标。同时选举 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5)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一、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中国梦宏伟蓝图
(1)提出: 年,习近平在参观《 》展览时提出。
(2)基本内涵:实现 。
(3)奋斗目标:“ ”,即 成立100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立100年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 。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 。
地位: 是新形势下中共治国理政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 和 。
3、新发展理念: 。
4、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①对内改革: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②对外开放:深入实施“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筹建和成立 (“亚投行”),加快 建设(河南自贸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影响: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合作探究】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材料一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
材料二 1978年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
材料三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道路就是旗帜,道路就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决定性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