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温故知新
1、 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4、日本侵华最大罪证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东北三省
华北五省
北平
上海
南京
天津
山东台儿庄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新课导入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津浦路
徐州
山东
东北三省
华北五省
北平
上海
南京
天津
山东台儿庄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徐州
徐州是平汉路、陇海路、津浦路等的交汇处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战果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李宗仁
一、台儿庄战役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这次胜利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
东北三省
华北五省
北平
上海
南京
天津
山东台儿庄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徐州
日本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二.保卫大武汉
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
二.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月—10月
兵力:
日本(40多万+空军、海军)VS中国(100万)
战术:
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力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大别山
鄱阳湖
长江两岸
二.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著名战役:
①战术特点: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②结果:
江西万家岭战役
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200多么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薛岳
位于江西省的万家岭,笼罩在一片雨雾中。此岭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围,在地图上找不到标注,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打死打伤侵华日军106师团3000人,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当地还流传着“山不在高,歼敌则名”的佳话。
万家岭战役
二.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结果: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结束。
影响: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做一做:
材料:
武汉保卫战是中日开战以来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作战地域最广、双方伤亡最重的一次特大战役,影响全国,牵动世界。
请问:材料中表明武汉会战有什么特点?
时间长,双方投入兵力多,作战地域广,双方伤亡重,影响巨大
二.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相持阶段: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府
府
东北三省
华北五省
北平
上海
南京
天津
山东台儿庄
湖北武汉
湖南长沙
徐州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为得逞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豫湘桂战役
原因: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概况: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结果: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得大部分地区和贵州省得一部分
被俘的中国军人
思考:
我们应如何评价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是全民族抗战初期的主战场,国民政府较为积极的抗战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
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还是起到了巨大作用
课堂小结
时间:1938年6月——10月
著名战役、重要意义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3月
时间: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指挥者、经过
重要意义
经过、重要意义
豫湘桂战役1944
随堂演练
1.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
2.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A
B
4.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5.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