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双手》教学设计
安徽省铜陵县流潭中学 赵风云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结束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7―9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甘蔗”。这些打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总目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有:“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以下环节中,老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感知文本,大胆交流初步阅读后的个性理解和体验。《课程标准》中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双手的大、粗、硬的特点,老师运用直观对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感知,深化理解。
教学目标:
1、能通畅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圈点批注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学习:
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教具准备:PPT
课堂学习活动
一、量手激趣,导读新课
劳动创造财富,离不开勤劳的双手。(投影)
我们没个人都有一双手,一双小巧的手。大家有兴趣就量一下,看看有多长多宽多厚。
我想今天带你们去看一双奇特的手。
二、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完后谈谈你初读课文的感受。
1、本文写了 的一双手?
(提示:所写人物 职业 年龄)
明确:32岁伊春林区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
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
2、找出文中描写手的语句,学会圈点勾画加批注
如:这是一双 的手,你看:
提示:这是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你看:“他的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他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是一双又老又硬的手,你看:“他像半截老松木,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
3、一起为这只奇手“手”建立档案(投影)
主人:张迎善
身份:林业工人
年龄:32岁
手感:“半截老松木”
手的肤色:“呈木色”
纹络:“又粗又硬”、“一道道黑土色”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三节老甘蔗”
手指细节:“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四条裂纹”、“都缠着线,染成了泥色”
手的大小:“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手的特点:大、粗、硬
4、纵观“奇手”,印象如何?
那是一双 的手。(从审美的角度上说说看)
明确:那是一双 奇丑无比 的手。
5、集体讨论,根据文中的内容,分析造成的原因。
提示:文章的第13段和16段
明确:为栽种树木完全不顾自己的手。
6、请以“这是一双 的手”的句式,谈谈你的深层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这是一双 “创造绿色宝库”,“创造美好生活” 的手”
师生共同在档案上添上一笔:
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
三、深入探究,赏析“一双手”
下面的语句中加点的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栽树的活是手活。穴里的苗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
2、“……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明确:
☆林业工人张迎善无比热爱林业的赤诚之心。
☆庆幸礼赞之情,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
四、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1、读了文章,你对张迎善同志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在你的眼中,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热爱林业、不畏艰辛、乐于奉献的人
2、文章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着为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请你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㈠、请根据老师出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人民教师用粉笔育后代
下联:
㈡、为爱护林木写一则广告词
㈢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同志写一段颁奖词并表演
《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获奖者杨利伟(投影)
颁奖词: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洪战辉 (投影)
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 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 他从来是强者。
小组讨论,一人执笔,交流、评价
五、课后学习,试写“一双手”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请以《 的手》试着把它写一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