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6 09: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七年级 | 下册 图片中的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 和 猜猜我是谁?一、郑和下西洋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1、郑和下西洋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寻找建文帝;宣扬明朝的国威。根据材料,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西洋”呢? 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①②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根据上述材料及课本内容,思考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体系。【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3)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4)郑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一、郑和下西洋3、郑和下西洋概况 一、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时期)先后7次船多; 船大; 人多; 物品多; 技术先进。2万多人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阅读课本71-72页内容,填写下表。)刘家港占城满剌加榜葛剌古里天方木骨都束图片欣赏(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一、郑和下西洋(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72页内容思考。)(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一、郑和下西洋(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72页内容思考。)(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一、郑和下西洋(阅读以下材料和课本72页内容思考。)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一、郑和下西洋P72小结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戚继光: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二、戚继光抗倭应对措施: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倭。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 材料: ……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现象:东南沿海倭寇猖獗,倭患严重。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1、背景二、戚继光抗倭倭国日本倭寇日本海盗武装集团倭患倭寇倭患严重二、戚继光抗倭台州九战九捷浙江福建广 东2、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
过程: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

结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抗倭取得胜利。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二、戚继光抗倭戚继光的军事著作鸳鸯阵二、戚继光抗倭3、评价戚继光及其抗倭斗争 民族英雄 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的性质,即反侵略战争。“ ”: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小提示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知识整合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目的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3、郑和下西洋概况 4、郑和下西洋的影响1、背景二、戚继光抗倭2、平定倭寇过程及结果3、评价戚继光及其抗倭斗争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暴力冲突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知识整合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