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煤????????????????????????????????????C.?石油????????????????????????????????????D.?太阳能
2.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江河水流能 ??D.?核能
3.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为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B.?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C.?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
4.下列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A.?太阳能、水能 ??B.?石油、氢能 ??C.?地热能、煤炭 D.?核能、石油
5.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B.?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C.?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D.?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直接利用且对环境的污染小,开发前景广阔
6.下列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利用的是核裂变,氢弹利用的是核聚变???????????????????B.?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C.?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聚变时消耗巨大的能量?????D.?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7.化石能源是当今我国的主要消耗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会造成危害?????????????????????????????B.?使用化石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C.?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D.?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8.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开展探测工作.下列能源中,不可能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工作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核能????????????????????????????????????C.?电能????????????????????????????????????D.?汽油
9.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的应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C.?太阳能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D.?太阳能不能转化成电能
10.关于太阳能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永不枯竭的能源???????????????????????????????????????B.?太阳能是地球所有能量的来源C.?太阳所有释放的所有能量都被地球吸收???????????????D.?太阳还能释放能量的时间约为50亿年
11.(2015?益阳)有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消耗掉的内能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C.?因水能清洁、安全,因此修建水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D.?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
12.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电能的是(?? ) ①看电视时将音量、亮度适当调小,关机后拔掉电源插头;②用照明效果相当的高效节能灯代替白炽电灯;③冬天,饮水机的加热开关一直闭合,以便随时都有开水喝;④电冰箱里准备食用的冷冻食物提前放入冷藏室熔化;⑤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来降低室温;⑥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⑦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③④⑦?????????????????????????D.?①③④⑥
二、填空题
13.2017年我省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煤改气已经成为新常态,这里的“气”指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点燃天然气,将食用油倒入锅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炒菜日时常常能够闻到阵阵菜香,这是________现象。
14.太阳不但用________方式一直向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量,而且还在为人类定期________地提供巨大能量.
15.河岸边繁花盛开,到处弥漫着花的芬芳,这是________现象.分子、电子、太阳系、地球四个物体中,尺度最小的是________.天然气是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16.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V.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________的(填写连接方式),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和________.图示为太阳能飞机,它的动力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等组成.机翼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________能,使电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电动机的原理是________.
17.为神舟六号在太空中飞行时提供电源的太阳能帆板则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给手机的电池充电,是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________(裂变/聚变)时释放出的核能.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1×107J,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工作50h,则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________%.
19.太阳能是当今社会最受瞩目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属于?________次能源,它是由太阳表面的核聚变反应形成的.研发太阳能汽车是很多汽车厂商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类汽车有个重要的部件是太阳能电池,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该车还有一个重要部件是电动机,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选填“麦克风”或“扬声器”)工作原理相同.
20.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①要实现全球通信,至少需要________颗通信卫星.②在石油、木柴、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是________.
21.柴薪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能源,一直使用至今,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它.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2.从你的生活实际出发,举出一条有效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环境或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________.
三、综合题
23. 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工作的一种新型动力车.它上面的太阳能接收板的有效面积为8m2 , 天气晴朗且接收板正对阳光时,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钟能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0J,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2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为10A.
(1)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________.
(3)电动机正常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能,若转化效率是80%,且该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获得的牵引力是150N,则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m/s.
24. 沙漠集水器
(1)有些沙漠紧邻大海,________(白天/晚上)风通常从大海吹向沙漠,导致空气中富含水蒸气.
(2)伯克利分校的团队设计出一款沙漠集水器﹣WaterSeer,如图所示,利用风能这种________(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借助风力驱动风轮旋转,带动螺旋桨将讲空气输入金属管中部.
(3)深埋在土壤深处的金属管底部温度较低,由于金属的________(填物理属性)好使得金属管中部温度也降低.
(4)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金属管中部________(吸/放热),液化成水滴,水滴在________力的作用下,沿管壁下落,汇集于金属管底部容器.
(5)WaterSeer每天可以收集约37L饮用水,合________kg,应用前景十分乐观.(ρ水=1.0×103kg/m3)
25.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 Quaranta是当前问世的外表最圆润同时也最富动感的太阳能汽车之一(如图所示).其前风窗玻璃和顶盖玻璃皆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某辆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S=8m2 , 正对太阳时产生U=120V的电压,并对整车提供最大为10A的电流,机车最大可获得800W的机械功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1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0×103W.
材料技术指标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1)太阳能是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若设计Quaranta车身的材料应具有强度高且轻便的特点,则下表所列的材料中,最为理想的是________.
(4)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________(百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