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6 12:47:31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第( )组
【教学重点】知道明朝的建立;认识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了解“八股取士”;知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认识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课导入】
安徽凤阳流传着一首民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你知道这是哪一位皇帝吗?他又是如何管理国家的呢?
【目标任务一】明朝的建立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6,回答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好。
闯关题1:阅读以下的材料: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醉太平小令》
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与明朝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闯关题2:观察右图,完成人物卡片:
人物:__________即__________
朝代:__________
年份:__________
都城: __________即今南京
贡献:___________
【目标任务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7-69,回答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好。
闯关题1:观察材料:
回答:
(1)观察右图,洪武初年,明朝延续了哪朝哪一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什么主题?
材料中反映了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
施?有何积极作用?

闯关题2:




戚继光和秦良玉都是什么职位?
他们负责什么职务,请在材料里用横线画出来。
思考这种职能的规定可追溯回何时?
闯关题3:有一次博士钱宰退朝回家,在路上随口吟了两句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对钱宰说:“你的诗做得不错啊!不过我并没‘嫌’你啊,不如改作‘忧’字,你看怎么样?”钱宰一听,连忙跪下叩头,吓出一身冷汗。
阅读故事,想想为什么“任何大小事”都逃不过朱元璋的“耳目”?
闯关题4:
朱元璋______________的措施
政治上
中央
行政权
军事权
监察权
地方
想一想: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闯关题5:
材料一: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
——人教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9月14-21日,先后8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160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1件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阅读上述材料,朱元璋改制有何弊端?
闯关题6:欣赏《历史剧场:匡秀才》,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
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
余人也。 ——顾炎武
(1)明太祖“制义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2)顾炎武对于“八股取士”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态度呢?
【目标任务三】经济的发展
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9,回答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好。
闯关题1:明朝引进了哪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在符合的下图中打“√”。
玉米 甘薯 占城稻
花生 向日葵 马铃薯
闯关题2:


苏州民间刺绣《富贵荣华到白头》 明代青花扁壶
闯关题3:
【目标任务四】 拓展提升
《中国史》中指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改革了前朝的制度,使得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明朝初年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使得朱元璋的历史地位能够与汉武帝、唐太宗并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目标任务五】 过关练习
( )1.《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设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守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设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强化封建皇权 B. 便于传达政令
C.利于监视官民 D. 控制国家兵权
( )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设宣政院 B.焚书坑儒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当时的皇帝问他为什么昨晚不悦,宋讷大惊。皇帝拿出一幅锦衣卫上交的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位皇帝最有可能是:
A.赵匡胤 B.朱元璋 C.朱棣 D.赵构
( )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于明清时期特征的描述,正确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统一国家的建立
( )6.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秦隋宋 B.秦元明 C.隋元明 D.秦隋元
小组交流(A帮C,B帮D) 展示 点评
课件30张PPT。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萝卜韭菜,着实甜香;
小葱豆腐,意义深长,
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安徽凤阳民谣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醉太平小令》

思考: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与明朝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元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引发农民起义。明朝的建立明朝建立的背景你知道月饼的推广与谁有关吗?朱元璋推翻元朝 明朝的建立人物:__________即___________
朝代:
年份:
都城:___________即今南京
贡献:
朱元璋明朝1368年应天府推翻元朝统治明太祖1. 结合右图,洪武初年,明朝延续了哪朝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元朝行省制度2. 行中书省位重权大,容易形成枝强干弱,地方专横跋扈的局面。朱元璋把行中书省改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他们互不统辖,都直接听命于朝廷的意旨。
——(根据《中国古代名帝》整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散行中书省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朱元璋强化皇权——地方上:行中书省的弊端朱元璋强化皇权(1)中央:行政权材料一:(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析
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材料二:(洪武)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以后嗣君,
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议立者,论以极刑。
——《明史·卷七十二》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朱元璋是如何改动中央官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朱元璋强化皇权(1)中央:行政权明朝废除丞相why?中国的丞相开始于______,终结于_______。 秦朝明朝从上图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变化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朱元璋强化皇权(2)中央:军事权 其时戚继光已经是明朝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见了身穿孝服的梁子,不禁相向而泣。
——《蓬莱文史》 秦良玉在明崇祯年间曾因战功升授为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总兵官……
——《古代名女人》
拥有统兵权阅读课本P67,思考这种职能的规定可追溯回何时?朱元璋设五军大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力统归兵部。思考:某学生查阅某本人物传记时,看到左图的片段。你认为该传记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左图反映了该人物的哪一目的?朱元璋强化皇权(2)中央:军事权朱元璋强化皇权(3)中央:监察权 有一次博士钱宰退朝回家,在路上随口吟了两句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对钱宰说:“你的诗做得不错啊!不过我并没‘嫌’你啊,不如改作‘忧’字,你看怎么样?”钱宰一听,连忙跪下叩头,吓出一身冷汗。思考:为什么“任何大小事”都逃不过朱元璋的“耳目”?设置锦衣卫锦衣卫印这枚看似普通的木印,却是让明朝人谈之色变的锦衣卫的权力象征。东厂梅花令牌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了特务机构——“东厂”。厂卫制度why?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立五军都督府设立锦衣卫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朱元璋 加强皇权 想一想: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官员专权,加强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政治材料一:朱元璋独揽大权以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
——人教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据当时统计,自洪武十七年9月14-21日,先后8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160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有32911件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阅读上述材料,朱元璋改制有何弊端?史料研读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效率……朱元璋强化皇权(4)思想文化历史剧场 请同学们欣赏《匡秀才》的情景剧,同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马二先生匡超人某日,马二先生在集市上看见一个读书人正在看自己编写的书,交谈后同情他感念家乡患病的父亲,便邀请他——匡超人回书肆进行交流。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盖太祖与刘基所定。——《明史》

思考1:明朝时的“试士之法”是什么?八股取士你着你这文章,学问还不错,但欠缺文理。让我跟你说说写文章的门道。思考2:马二先生会跟匡超人说哪些写文章的门道呢?文章要写“八股文”……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这里有10两银子,一件棉袄,还有一些书。送给你,希望你回去家乡后努力学习。思考3:马二先生可能送给匡超人什么内容的书?“四书”“五经”几经波折,好不容易高中的匡超人,为了巴结权贵,追名逐利,抛妻弃女,甚至诽谤嘲笑马二先生……前往京师当官的匡超人,想到将来发了财,田连阡陌,奴仆成群,忍不住得意地笑出来…… 材料一: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思考:(1)明太祖“制义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2)顾炎武对于“八股取士”是什么态度?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态度呢?史料研读目的:控制思想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抨击八股取士 《中国史》中指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改革了前朝的制度,使得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明朝初年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使得朱元璋的历史地位能够与汉武帝、唐太宗并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促进 经济的发展明朝引进了哪些新的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占城稻花生向日葵马铃薯√√×√√√南美洲农业苏州民间刺绣《富贵荣华到白头》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苏州手工业 吴江县治东南六十五里的盛泽镇,明朝初年只有五六十户人家,嘉靖时“居民百家,以绸绫为业。”万历以后,“户口日增,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摩肩。”
——《中国__________经济通史·__清卷》手工业明丝织业青花花果纹带盖梅瓶明代青花扁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_____景德镇手工业 明朝商业发达,出现了全国性的商业城市,
如______、_______,也出现了著名的商帮,如
山西的______、安徽的______。北京南京晋商徽商商业【百科链接】
商帮: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 明朝严世蕃曾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当时嘉靖年间全国共有17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经营票号最为出名。徽商经营的范围十分广泛,尤以盐业为最。著名的徽杭商道 在晋商中,流传着“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民谣。山西的乔家家族生意发达,到了乔致庸时,更为兴隆,他扩建了乔家大院,共313个房间,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巩固 《中国史》中指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改革了前朝的制度,使得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明朝初年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使得朱元璋的历史地位能够与汉武帝、唐太宗并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制度创新,民主氛围,培养人才,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