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42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6 14:53:36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月を望みて鄕を望む
翹首(げうしゅ)して東天を望み,
神(しん)は 馳(は)す奈良の邊。 三笠 山頂の上に, 想ふ又もや皓月(かうげつ)圓(まどか)ならんと。 望月望乡
晁衡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鉴真东渡遣唐使2玄奘西行3一、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贞观年间开始,先后19次派遣唐使,成行16次。每次最少两百多人,最多五六百人。遣唐使组织完备,有使节、翻译、留学生、留学僧、医师、画师、乐师、工匠等。遣唐使 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留学生、留学僧和众多专业技术人员。 什么是遣唐使?官方使团,人才多元。包括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生和众多专业技术人员。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原因:
日本认为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应该经常去学习。 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呢? 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政治制度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文 字城市布局货 币绘 画唐代服饰
日本和服
服 饰二、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概况建筑书法医药雕塑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道艺”指的是什么?材料三: 一是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是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其表现在:主持日本佛教,系统讲授佛经;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为什么鉴真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三、玄奘西行玄奘西行 玄奘是身负背篓的行脚僧,身穿和尚服,脚着草鞋,戴着大耳环,胸前挂念珠,左手经卷,右手拿拂尘。……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融解),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出长安,独自西行,过玉门关,经过八百里流沙,跨过葱岭,行程5万里,历时19年,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19年间译出佛经1335卷。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大唐西域记》共12卷,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撰文。书中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大唐西域记》书影唐玄宗唐太宗日本天竺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历尽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结伴独行讲授佛学经典
传播中华文化取经、译经
《大唐西域记》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是为法事也!何惜性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国力强盛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文化先进有吸引力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开放政策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海陆并重交通发达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法律完备),珍(珍贵,繁盛)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常去)” 。
——《日本书纪》 唐太宗设“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者,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依据材料,分析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 国力强盛文化先进有吸引力开放政策海陆并重交通发达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往一、遣唐使
二、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交流 开放 发展共筑
中国梦1.(2017?东台期中)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2.(2016?惠州联考)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AC当堂检测3.(2017?安徽学业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4.(2016?赤峰期末)“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DB作 业 2016年8月24日,出席第八次中日韩三国外长会的中国外长王毅表示,希望中日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合作,为地区和平发展以及彼此关系的改善作出努力。
结合本课所所学,你认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怎样的态度?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