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朵朵(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名家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通过尝试、练习掌握撕、折、拧、搓等基本技法,创造性地表现各色纸艺花卉,提高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尝试”“命题创作”等方法探究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的意识;以同龄人撕纸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的信心;通过纸艺花卉的赏析,引导学生探究纸艺花卉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花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用艺术的手法表现美、创造美的内在的生命涌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欣赏与分析中感受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丰富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2、通过尝试与探讨激发学生艺术表现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3、在多次的动手实践中感受纸艺花卉的魅力,保持对艺术表现的兴趣与活力。
难点:
1、掌握撕纸贴画的基本方法,完善撕纸贴画的作品;
2、学习撕、折、拧、搓、缠绕等方法,丰富自己的造型技能;
3、了解纸艺花卉的制作方法,创造性地表现各色纸艺花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各色纸花,自制课件,准备教学所用材料、工具以及部分学生用纸。
学生准备:剪刀、胶棒、铅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回顾与提炼。
有针对地选择《花儿朵朵(一)》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顾花的形态、结构、色彩,进一步体悟自己的创作思路,并就学生大胆的表现和丰富的想象加以赞许与鼓励。
2、欣赏与感悟。
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风格的绘画作品(花卉主题),加深学生对花之美、花之意的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创作的初衷。
那时起,人们便与花为伴、以花为美,在许多生活用品上都有花的装扮。
3、小结并点题。
花儿早已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一直以来相伴着我们的生活,只要你有心,花儿可以盛开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花的世界,学习第7课《花儿朵朵(二)》
二、尝试与探究
1、思考。
材料准备:彩纸、胶棒、32K铅画纸;思考:如何用彩纸、胶棒等有限的材料表现花儿?尝试着表现一朵花。
2、分析与探究(实物投影)。
欣赏学生表现的花,并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键词:撕、贴)遇到困难或者有疑惑的同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难题。
3、赏析与完善。
欣赏课本中的撕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童趣与美感;(花儿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正面有侧面,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倾斜俯视,有的添加了小昆虫。)再来撕撕贴贴1、2朵花,并撕、贴一些枝叶,添画一些小昆虫,完善自己的画作。
4、欣赏与小结。
完成的同学将作品贴于黑板后将自己的桌面稍加整理。(将用过的、没用过的彩纸和胶棒归拢在一起。)学生进行简要点评。
教师小结:只要用心、动脑就一定会有进步。
三、学习与创作
1、命题创作、激发思维。
(教师事先准备长短、宽窄不一的各色彩纸)组长发放彩纸,每人一张,看看你拿到的纸有什么特点?简要了解纸张特点。
2、初步尝试、体验成功。
教师分别出示3朵自制的纸花,请学生猜测制作方法和所用的纸张,探讨纸花制作的注意事项,适时补充归纳制作方法。
3、深入学习、提高能力。
(1)分析梳理、提炼方法:纸艺花卉的方法还有很多,(拿出蓝玫瑰)猜猜这朵玫瑰花是怎么做的?(学生边说教师边示范。)
(2)直观演示、讲解要领。
由内而外将花瓣逐一粘贴,注意第1、第2片花瓣两相对应,第3、第4片花瓣分别对应在1、2两片花瓣的相交处,以此类推,最后剪贴花萼,并将整朵花进行适当整理;这朵玫瑰还没有完全盛开,花蕊看不到,所以可以不做花蕊;如果要做一朵完全盛开的纸艺花卉,那就要先来做花蕊了,刚才我们做的“灯笼巧做花”就可以作为花蕊,然后再贴上花瓣,一朵纸艺花卉就做好了。
4、学生制作创意纸艺。
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制作纸艺花卉的技巧与方法。
四、评价与回味
1、学习过程的回味。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味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收获的快乐,也可以说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进一步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2、成功喜悦的分享。
介绍自己做的最喜欢的一朵花,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3、理解包容的评价。
以赞美的眼光看待同伴的纸艺花卉,夸夸你最喜欢的同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