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复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问题的讨论、分析、评价等活动,逐步培养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习构建知识网络的常见方法,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基础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化学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贡献。
[教学重点]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铝土矿提取铝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教学难点] 构建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铝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基础知识梳理】
1、 铝
1、 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 铝的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3、 铝的化学性质
①.跟O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
4Al+3O22Al2O3
②跟某些氧化物
2Al+Fe2O32Fe+Al2O3 (铝热反应)
③跟酸的反应
2Al+6H+3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④跟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4、 铝及其合金的主要用途
2、 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Al2O3
(1)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
⑵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Al2O3+6H+2Al3++3H2O
Al2O3+2OH- AlO-2+2H2O
⑶主要用途
2、 Al(OH)3
(1)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①跟酸反应
Al(OH)3+3H+ Al3++3H2O
②.跟碱反应
Al(OH)3+OH-AlO-2+2H2O
③受热分解
2Al(OH)3Al2O3+3H2O
(3) 主要用途
(4) 制取方法:铝盐与氨水的反应或者偏铝酸盐和CO2、H2O的反应
3、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1、 工艺流程
2、 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5、 例题:
1.甲同学向硫酸铜的稀溶液中加入铝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红色固体析出.
乙同学先把铝片放在NaOH溶液中浸泡等有较多气泡出现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后投入到硫酸铜的稀溶液中,很快发现有少量气泡和红色固体析出;请分析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如果丙同学把用NaOH浸泡过的铝片,放到浓硫酸中之后,再放到硫酸铜的稀溶液中,你预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请用三种方法利用Al、烧碱溶液、稀硫酸溶液、氨水为原料来制备氢氧化铝
练习:
1.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
①NaHCO3 ②Al ③ Fe ④CuO ⑤Al2O3 ⑥Mg(OH)2 ⑦Al(OH)3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⑦ C. ①②⑤⑦ D. ②④⑤⑦
2.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提取冶炼铝的原料氧化铝,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原料A的名称是 ,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原料B的化学式是 步骤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步骤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如果省去步骤1,即溶解铝土矿直接从加入原料B开始,对提取氧化铝有何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掌握①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主要用途,②从铝土矿提取铝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中相关的化学反应,③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