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新课导入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统一
南北朝归隋示意图
北魏
[439~534]
南
朝
北
朝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7]
北齐
[550~577]
隋朝
[581~618]
宋
齐
梁
陈
北周
[557~581]
隋文帝(杨坚)
父亲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封为隋国公。杨坚继承隋国公,并不断加官晋爵。578年北周宣帝继位,杨坚的长女被封为皇后,因此被称为外戚(即皇帝母亲或妻子的亲戚)。
时间:
581年
都城:
长安
国号:
隋
建立人:
杨坚
隋文帝
年号:
开皇
一、隋朝的建立
当时的割据政权是陈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二、隋的统一
589年
隋朝南北重归统一
三、影响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四、隋朝的统一条件
客观条件:
1、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交融,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2、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3、长期的战乱,人民向往统一。
4、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隋朝的强大
隋文帝杨坚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五、隋文帝采取措施巩固统一
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地方改为州县两级制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六、采取措施的影响
1、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恢复和发展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 间
户数
人口数
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年)
712万
3100万
隋炀帝大业二年
(606年)
890万
4600万
隋朝垦田表
时 间
垦 田 数 额
隋初
1900多万顷
隋盛时
5500多万顷
2、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隋朝疆域图
隋
3、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开通大运河
一、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大运河的分段示意图
济
永
渠
邗
济
通
沟
江
南
河
渠
608年
605年
605年
610年
涿郡
洛阳
余杭
长安
三、联通五大水系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长安
四、开通隋朝大运河的意义
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一、科举制度创立前的选官方法:
魏晋南北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
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族大族通过门第可进入仁途
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初创
三、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四、科举制的意义: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4、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一、背景:
时 间
工程、营建、巡游
征 发 民 夫
604年11月
掘长堑,连洛阳、长安
几十万
605年
营建东都洛阳
开通济渠
开邗沟
游江都
200万/月役
100余万
10余万
几十万
606年
造羽仗、捕鸟兽
十余万
607年
北巡
筑长城
50万(军士)、10万(民夫)
100余万
608年
开永济渠
筑长城
100余万
20余万
609年
西巡
几万
610年
游江都、开江南河
几十万
613年
修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10万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
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滥用民力修大运河
三次征伐辽东
多次巡游江南
营建东都洛阳
二、隋炀帝的暴行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的暴得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领导人
起义军
控制地区
李密
瓦岗军
河南地区
窦建德
河北起义军
河北地区
杜伏威
江淮起义军
江淮流域
隋末部分农民起义军表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四、隋朝灭亡
隋朝与秦朝之比较
1.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短暂;
4.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5.重大政治制度创立(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
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6.重大工程建设的出现(秦:长城;隋: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