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例7以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感知、体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会自觉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感知规律-验证规律-总结规律的学习体验过程,进一步积累和提升经验。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乘法分配律规律的发现问题、猜测、举例验证、归纳概括、推理,以及运用字母进行表示的建模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
1.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错例的呈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互相)质疑和修改,进一步领会乘法分配律的核心本质,初步形成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2.在探究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初步发现规律——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优良品质。
3.在建模的最后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并归纳概括的过程,感受字母表达式的简洁和便捷,感受数学表达式的简洁美。
4.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相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释,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数学思维品质。
5.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横看、竖看”等观测方法,得到不同的求和方法,方法各异却殊途同归,感受数学思维的奇异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建模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充分感知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建构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设计:
课前1分钟:激发兴趣,铺垫设疑: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这是谁的作业本?(略)你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探究之旅!
创设原型,激活经验:在解决问题中初步感知模型
师:咱们从解决问题开始!
出示三个解决问题:
(1)栅栏的长:学校的冬青树绿了,为了爱护他们,学校决定要用栅栏把它们围起来。(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2)买服装:艺术节快要到了,学校要给从巴学园合唱队中选取最优秀的28名学生参加区里的演出比赛。所以要给他们买服装,(出示课件)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3)植树:为了绿化校园,美化环境,植树节同学们有的挖坑、种树,有的抬水,浇树,同学们忙活的可高兴了。请看(出示课件)xx读一下。
2.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你的做法和想法。
(2)请尝试着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你理解题意,讲清思路
(3)各组根据分工进行汇报交流
3.小组展示汇报:
第一题:
预设1:(61+39)×2 (师同时板书)
=100×2
=200(米)
生1: 先求出一组长和宽的和,有这样的2组,再×2
预设2: 61×2+39×2 (板书)
=122+78
=200(米)
生2: 先求出两条长的长度,再求出两条宽的长度,最后加起来。
第二题:
预设1:(46+54)×28(板书)
=100×28
=2800(元)
生1:请看我们画的图,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一套衣服要花的钱,也就是一个人花的钱,是46+54=100(元),再求出28人花的钱。师:此处应该有掌声!你的思路镇清晰!
预设2:28×46+28×54(板书)
=1288+1512
=2800(元)
生2:我是先求出28件上衣的钱,28×46=1288(元);再求出28条裤子的钱,28×54=1512(元);最后把上衣和裤子的钱加起来,1288+1512=2800(元)。
师:你的想法也很不错,讲解的很清楚。
第三题:
预设1:第一种方法:(4+2)×25(板书)
=6×25
=150(人)
生1:请看我们画的图:我们先计算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再求出25组一共多少人;
生2:第二种方法:25×4+25×2(板书)
=100+50
=150(人)
我们先分别计算挖坑、种树的多少人,再求出抬水、浇树的人数,最后把他们加起来。
探究规律,初步构建模型 :
在梳理过程中再次感知规律
(1)课件出示,师生梳理(略)
(2)观察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3)学生回答
预设:它们都用了2种方法解决;第一个式子都是两个数的和去乘一个数;第二个式子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它们的结果相等……
举例验证规律
学生上台板书
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写出的
深入讨论: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
三、总结升华,建构模型
1.学生独立表达发现
师:像这样的等式有多少个,写到今天,写一辈子,下一辈子写。。。。。。一直写不完怎么办?那同学们想一个办法,把今天学习的内容整理综合,归类,看谁能登上今天学习的最高台阶,先独立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用你的话,你的算式,你最想表达的算式表达出来。
(生整理自己的发现,将感性的例子,上升为理性的模型)
2.全班交流总结,建构模型
师:我们的数学家、数学前辈们也是用字母表示的,请看(出示课件)是这样的简洁明了,这就是我们的数学美!
四、巩固练习,深化模型
老师考考大家学的怎么样?有信心吗?
填一填(略)
忆一忆(略)
释疑解惑:同学们,还记得课前的小故事吗?木×(1+2+3)这是谁的作业本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堂总结,提升方法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生略)
2.师总结:我们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求栅栏长也就是周长、买服装、植树)初步感知到了规律,发现了长得很像的三个算式,接着咱们凭着感觉写出了这样的算式,发现了它们共同的规律,还根据乘法的意义解释了这个特点。然后我们发现这辈子写不完,下辈子也写不完,所以我们写出了最简洁明了的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我们知道了画图的重要性,还体验到了数学的简洁美!
附:
一、学生课前学习单
1计算下面各题
125×28+125×72 25×(100+4)
2.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课堂学习单
1.
2.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请你帮忙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用两种方法计算)
用数学算式把你的感觉写出来:
5.用你的语言或者你最想表达的算式表达出来:
三、课堂学习效果检测
1.判一判
56×(19+28) = 56×19 + 28 ( )
32×(7 × 3) = 32 ×7 + 32×3 ( )
64×64 + 36×64 =(64 + 36) ×64( )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
103×12 24×205 29×61+29×39 38×102-38×2
课件23张PPT。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61米39
米要用多少米栅栏? 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请你帮忙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 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61米39
米(61+39)×2
=100×2
=200(米)要用多少米栅栏? 61米39
米 61×2+39×2
=122+78
=200(米) 要用多少米栅栏? 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请你帮忙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46+54)×28
=100×28
=2800(元)28个100元 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请你算算买服装要花多少元?28个46元28个54元46×28+54×28
=1288+1512
=2800(元)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4+2)×25……=6×25=150(人)25
个
6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负责抬水、浇树。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25个4……25个24×25+2×25=100+50=150(人)
(61+39)×2 =61×2 + 39×2
(46+54)×28 = 46×28+ 54×28
(4+2)×25=4×25+2×25
小组讨论:这三组等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写一写用数学算式验证一下你的发现(4+2)×254×25=25 ×(4+2)25×4=+2×25+25×2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数,那么乘法的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 = a×c + b×ca×(b+c) = a×b + a×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数
的
简
洁
美 ! (42+35)×2填
一
填=42○□+□○□×2×235 16×(40+5) =□○□○□○□×40×51616+ 32×(b-c) =□○□○□○□×b×c3232- 巩 固 反 馈8×47+8×53 =□○(□○□)×+53478 5×26+54×5 =□○(□○□)×+54265填
一
填 50250小笑话: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在“姓名”栏里写着:木×(1+2+3)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是我的,老师。”老师又问:“那你为什么这样写呢?”学生:“您不是说要学以致用吗?”老师:“恩?啊!是呀!”老师恍然大悟!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周长、服装植树、……(61+39)×2 =61×2 + 39×2
(46+54)×28 = 46×28+ 54×28
(4+2)×25=25×4+25×2
……(a+b)×c=a×c+b×c简洁美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