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庆大阅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革命志士发动的起义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学习革命党人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1907年安庆绍兴起义
1906年萍浏醴起义
1910年黄花岗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7年广西起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萍浏醴起义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
刘道一(1884-1906年)
失败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时间:
人物:
地点:
结果:
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夏
徐锡麟、秋瑾
安庆、绍兴
徐锡麟(1873-1907年)
失败,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秋瑾 (1875-1907年)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宋庆龄为秋瑾纪念馆题词
时间:
人物:
地点:
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广西(镇南关)起义
失败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黄 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
时间:
人物:
地点:
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
孙中山、黄兴、赵声
广州黄花岗
失败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黄花岗起义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地点:
湖北武昌
时间:
准备:
主要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①(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② 进攻总督衙门
③(11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④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⑤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经过
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起义军占领军械所的场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
帝制
1911年10月31日,孙中山号召“各省义军代表,同心戮力,率众前驱,“建立共和国”。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封建帝制宣告结束。那么,革命后的中国该走向何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辛亥革命
(1)萍浏醴起义
(2)安庆、绍兴起义
(3)广西(镇南关)起义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
(4)经过
武昌起义
(2)主要力量
(3)时间
①②③④⑤
(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5)结果
(4)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
(1)准备
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B
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
第三单元
第9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c
3.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B
4.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湖北共进会
D.湖北新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D
5.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的“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课后作业:
认真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