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单元提升
【知识网络】
/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成立苏联
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凯末尔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重点知识突破
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
(1)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2)列宁带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3)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1922年,列宁领导成立了苏联
斯大林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但苏联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典例1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0()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答案】 D
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及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相
同
点
背景
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内容
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
结果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
同
点
背
景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
新政前,美国遭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社会矛盾尖锐
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内
容
实行粮食税,让国内外资本经营一部分企业,允许商品生产,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等
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
实
质
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实施缓和矛盾、恢复经济的改革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
成
果
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典例2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述错误的是0()
A.都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立足国情,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美国以及中国的改革。A、C、D三项是这三场改革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利用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恢复,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
/针对强化训练
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措施是0(B)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
D.形成苏联模式
2.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说明了苏联当时(D)
A.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D.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
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一书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表明苏联模式0(B)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依据是0(A)
A.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B.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C.土耳其打退了外国侵略军
D.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5.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0(D)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基本上完成印度独立大业
D.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6.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0(C)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7.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0(C)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
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
课件12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典例1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答案】 D典例2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立足国情,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美国以及中国的改革。A、C、D三项是这三场改革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利用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恢复,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措施是( B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
D.形成苏联模式
2.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说明了苏联当( D )
A.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D.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一书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表明苏联模式( B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依据是( A )
A.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B.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C.土耳其打退了外国侵略军
D.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5.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D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基本上完成印度独立大业
D.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6.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7.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C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是( 富兰克林·罗斯福 )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直击中考
1.(陕西中考)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0(C)
A.使苏联跻身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2.(泰安中考)“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0(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3.(呼和浩特中考)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0(D)
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4.(自贡中考)据下图信息,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0(D)
/
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
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宿迁中考)下图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表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0(A)
/
A.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
6.(贺州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变化: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高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出两点即可)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
相同点: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答出一点即可)
课件9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1.( 陕西中考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C )
A.使苏联跻身工业化的国家行列
B.使苏俄退出协约国宣告一战结束
C.使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独特道路
D.结束封建统治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2.( 泰安中考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3.( 呼和浩特中考 )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D )
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
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6.( 贺州中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简析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变化: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高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出两点即可 )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答出两点即可 )(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调整: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模式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同点?相同点: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答出一点即可 )
?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第4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将俄国推向了全面崩溃的边缘。
(2)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了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 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革命运动席卷整个俄国。
2.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 列宁 来到 斯莫尔尼宫 指挥起义。11月8日凌晨,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克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 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3.建立政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成立,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 政权诞生。?
4.意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在俄历十月,历史上称为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 无产阶级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 社会主义 的理论变为现实,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点2 新经济政策
5.概况: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政府放弃了“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开始实行 新经济政策 。?
6.内容:实行 粮食税 ,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进行 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7.特点: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 经济形式 并存,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 。?
8.作用: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25年,苏联 国民经济 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苏维埃 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9.意义:新经济政策是 列宁 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 社会主义 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0.社会主义工业化
(1)启动:1925年底,在联共(布)十四大上, 斯大林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确立“优先发展 重工业 ”的方针,苏联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2)成果: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 工业国 转化。1933—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11.农业集体化
(1)目的:为了适应 工业化 快速发展的要求,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2)过程:1927年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 ”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全盘集体化 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3)影响: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弊端: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 自愿 和逐步的原则,忽视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12.苏联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 新宪法 ,标志着 斯大林 创建的苏联模式形成。?
(2)积极影响:苏联跻身于 工业化国家 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 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弊端:这种 高度集权 的模式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违背经济规律,造成 国民经济 发展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一书这样描述一位伟人:对武装起义时机的把握上显示出他的远见和敏锐,在发动起义的关键时刻,他“像是一头笼中的狮子”在斯莫尔尼宫房间里走动,“在骂人,在吼叫”……这描绘出了一个历史瞬间的伟人,一个鲜活的伟人。这位伟人是0(C)
A.托尔斯泰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说:“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最终完成这一任务是通过下列哪一历史事件0(B)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0(B)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点2 新经济政策
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0(A)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5.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0(D)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1936年新宪法 D.新经济政策
/知识点3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6.1928—1937年,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0(A)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20世纪30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苏联模式(或计划经济)。重大成就: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课后巩固提升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0(B)
A.英国革命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2.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看到了“非常”经济政策的问题,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苏俄经济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0(A)
A.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
C.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转变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3.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0(D)
/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五”计划超额完成
C.苏联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排名,其排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0(C)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2
2
1
钢产量
5
5
4
3
2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5.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苏联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做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则笑话主要反映了0(D)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效果
B.斯大林时代权力高度集中
C.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毛泽东说:“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的理解。
十月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社会从此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材料二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1921年3月)(节录)
2.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
4.对于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税额应当低一些……扩大自己的耕种面积以及提高整个农户生产率的勤恳的农民,在缴纳实物税方面应得到优待,或者降低其税额,或者部分地免税。
8.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2)上述政策的名称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特点?
新经济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课件17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知识点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背景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将俄国推向了全面崩溃的边缘。
( 2 )1917年3月8日,俄国爆发了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 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3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革命运动席卷整个俄国。
2.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 列宁 来到 斯莫尔尼宫 指挥起义。11月8日凌晨,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克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 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3.建立政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成立,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 政权诞生。?
4.意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发生在俄历十月,历史上称为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 无产阶级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 社会主义 的理论变为现实,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点2 新经济政策
5.概况: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政府放弃了“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开始实行 新经济政策 。?
6.内容:实行 粮食税 ,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进行 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7.特点: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 经济形式 并存,大力发展 商品经济 。?
8.作用: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25年,苏联 国民经济 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苏维埃 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9.意义:新经济政策是 列宁 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 社会主义 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知识点3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0.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启动:1925年底,在联共( 布 )十四大上, 斯大林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确立“优先发展 重工业 ”的方针,苏联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 2 )成果:1928—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 工业国 转化。1933—1937年,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1.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为了适应 工业化 快速发展的要求,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 2 )过程:1927年年底,联共( 布 )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 ”的方针。1929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全盘集体化 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 3 )影响: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弊端: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 自愿 和逐步的原则,忽视了农民的切身利益。?12.苏联模式
( 1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颁布 新宪法 ,标志着 斯大林 创建的苏联模式形成。?
( 2 )积极影响:苏联跻身于 工业化国家 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 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3 )弊端:这种 高度集权 的模式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违背经济规律,造成 国民经济 发展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点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一书这样描述一位伟人:对武装起义时机的把握上显示出他的远见和敏锐,在发动起义的关键时刻,他“像是一头笼中的狮子”在斯莫尔尼宫房间里走动,“在骂人,在吼叫”……这描绘出了一个历史瞬间的伟人,一个鲜活的伟人。这位伟人是( C )
A.托尔斯泰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
2.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说:“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最终完成这一任务是通过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B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3.“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B )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2 新经济政策
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A )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
5.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经营权源于苏俄的( D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1936年新宪法 D.新经济政策知识点3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6.1928—1937年,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 A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商业
材料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20世纪30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苏联模式( 或计划经济 )。重大成就: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B )
A.英国革命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2.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看到了“非常”经济政策的问题,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苏俄经济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
A.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
C.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转变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5.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苏联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做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则笑话主要反映了( D )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效果
B.斯大林时代权力高度集中
C.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7年,毛泽东说:“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的理解。十月革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社会从此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新经济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第5课 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实行高压政策,并制造了屠杀和平请愿群众的 阿姆利则 惨案。?
(2)1929年世界 经济危机 爆发,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压榨与掠夺,加剧了印度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20世纪30年代初印度人民的 反英 斗争重新高涨。?
2.领导人: 甘地 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被称为“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 国大党 领袖,现代印度的“国父”。?
3.过程
(1)英国的暴行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由此开始。?
(2)1930年,甘地发动“ 食盐进军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
4.影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用和平与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的独立,打击了 英国 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广泛的 群众基础 ,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凯末尔革命
5.背景: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面临着国家领土被肢解的命运。
6.领导人: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 凯末尔 ,他是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创建者,被称为土耳其“ 国父 ”。1934年,他被授予“阿塔图尔克”的称号。?
7.性质:凯末尔革命是一场 资产阶级 革命。?
8.过程
(1)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 大国民会议 ,决定建立 国民政府 ,反帝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凯末尔政府依靠广大群众,争取苏俄援助,改善同 伊斯兰 国家的关系,集中力量反对英国和希腊的武装侵略。?
(2)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废除了此前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损害土耳其主权的《色佛尔条约》,签订《 洛桑条约 》,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3)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 土耳其共和国 ,首都为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就此诞生。?
9.意义: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 的殖民体系,结束了 奥斯曼帝国 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 民主共和国 ,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922年甘地和国大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原因是0(A)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 B.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
C.英国同意印度有限自治 D.资产阶级退出运动
【解析】甘地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因为出现了暴力事件。
2.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0(D)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知识点2 凯末尔革命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0(C)
A.非暴力不合作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民族独立 D.建立国民政府
4.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B)
①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 ②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 ③凯末尔的正确领导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④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后巩固提升
1.甘地及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0(A)
①能发动群众起来抵制英国的侵略 ②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符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可以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凯末尔执政后不久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毡帽,叫作“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国民要改戴欧式礼帽。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0(D)
A.废除土耳其的陈规陋习
B.彻底消灭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
C.改革传统服饰以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
D.推动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3.土耳其货币里拉上印有凯末尔的头像,说明了(D)
A.凯末尔是个独裁者
B.凯末尔执政以来土耳其经济持续繁荣
C.凯末尔建立了农村银行
D.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影响深远
4.甘地和凯末尔是20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两人的共同之处是0(A)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B.反对西方的现代文明
C.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建立了新兴民族国家
5.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错误的打“×”;正确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30年甘地发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
改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改为“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土耳其人民在危急关头奋起保卫祖国,推翻了奥斯曼帝国,建立了土耳其帝国。
改正:“土耳其帝国”改为“土耳其共和国”
【×】(3)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废除了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
改正:“《洛桑条约》”改为“《色佛尔条约》”
【√】(4)“甘地主义”提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社会。
改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印度)甘地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田鸽、蒋祝平《甘地图传》
(1)以上材料涉及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原因:土布和食盐涉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穿和吃,可触动印度人的民族感情。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
材料二
/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体现的进步性。
抵制英国经济侵略,复兴民族经济;沉重打击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信心;使印度民族意识高涨,推动独立运动的发展。
材料三 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
——(土耳其)凯末尔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凯末尔革命的影响。
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课件13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知识点1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实行高压政策,并制造了屠杀和平请愿群众的 阿姆利则 惨案。?
( 2 )1929年世界 经济危机 爆发,英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压榨与掠夺,加剧了印度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20世纪30年代初印度人民的 反英 斗争重新高涨。?
2.领导人: 甘地 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被称为“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 国大党 领袖,现代印度的“国父”。?
3.过程
( 1 )英国的暴行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由此开始。?
( 2 )1930年,甘地发动“ 食盐进军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知识点2 凯末尔革命
5.背景: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面临着国家领土被肢解的命运。
6.领导人: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 凯末尔 ,他是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创建者,被称为土耳其“ 国父 ”。1934年,他被授予“阿塔图尔克”的称号。?
7.性质:凯末尔革命是一场 资产阶级 革命。?8.过程
( 1 )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 大国民会议 ,决定建立 国民政府 ,反帝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凯末尔政府依靠广大群众,争取苏俄援助,改善同 伊斯兰 国家的关系,集中力量反对英国和希腊的武装侵略。?
( 2 )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废除了此前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损害土耳其主权的《色佛尔条约》,签订《 洛桑条约 》,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 3 )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 土耳其共和国 ,首都为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就此诞生。?
9.意义: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 帝国主义 的殖民体系,结束了 奥斯曼帝国 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 民主共和国 ,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知识点1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922年甘地和国大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 )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 B.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
C.英国同意印度有限自治 D.资产阶级退出运动
【解析】甘地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因为出现了暴力事件。
?2.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 指甘地 )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D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知识点2 凯末尔革命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C )
A.非暴力不合作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民族独立 D.建立国民政府
4.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B )
①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坚决抵抗外来侵略 ②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 ③凯末尔的正确领导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④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甘地及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 )
①能发动群众起来抵制英国的侵略 ②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符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可以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凯末尔执政后不久就发起了一次“帽子革命”。当时土耳其男子都戴一种红色圆筒毡帽,叫作“费兹帽”,具有宗教意义。凯末尔下令,国民要改戴欧式礼帽。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D )
A.废除土耳其的陈规陋习
B.彻底消灭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
C.改革传统服饰以消除封建思想的影响
D.推动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方向迈进3.土耳其货币里拉上印有凯末尔的头像,说明( D )
A.凯末尔是个独裁者
B.凯末尔执政以来土耳其经济持续繁荣
C.凯末尔建立了农村银行
D.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影响深远
4.甘地和凯末尔是20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两人的共同之处是( A )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B.反对西方的现代文明
C.承担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建立了新兴民族国家5.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错误的打“×”;正确的打“√”,并加以改正。
【×】( 1 )1930年甘地发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
改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改为“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2 )土耳其人民在危急关头奋起保卫祖国,推翻了奥斯曼帝国,建立了土耳其帝国。
改正:“土耳其帝国”改为“土耳其共和国”
【×】( 3 )1923年7月,凯末尔政府废除了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
改正:“《洛桑条约》”改为“《色佛尔条约》”
【√】( 4 )“甘地主义”提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社会。
改正: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 印度 )甘地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田鸽、蒋祝平《甘地图传》
( 1 )以上材料涉及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原因:土布和食盐涉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穿和吃,可触动印度人的民族感情。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抵制英国经济侵略,复兴民族经济;沉重打击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信心;使印度民族意识高涨,推动独立运动的发展。材料三 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
——( 土耳其 )凯末尔
(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凯末尔革命的影响。凯末尔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2)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段时期也称“柯立芝繁荣”。
(3)20世纪20年代, 自由放任 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
2.爆发与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 美国 爆发。1931年,欧洲发生 金融危机 ,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
3.影响
(1)经济大危机给 资本主义 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2)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 关税战 、倾销战和货币战。?
(3)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 德 、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 法西斯 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 对外扩张 的道路。?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 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 新政 ”救治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5.实质:“新政”是美国 资本主义 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6.特点:加强 国家 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7.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工业方面
采取恢复工业的措施,核心是颁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 》,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 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成立“ 全国复兴总署 ”,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工人每天工作的时数等?
农业方面
颁布了《 农业调整法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社会福利方面
成立联邦 紧急救济署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公共工程方面
兴办 公共工程 ,积极推行“ 以工代赈 ”,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
金融方面
进行大力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 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8.意义
(1)“新政”使 资本主义制度 得到调整与巩固,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 干预经济 的能力得到提升。?
(2)“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缓和了危机,在美国和世界 资本主义 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
9.局限性:“新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0(C)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这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0(B)
/
A.持续时间长 B.范围特别广
C.破坏性大 D.只在美国发生
3.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0(A)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法案的出台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0(C)
A.发展对外贸易 B.恢复银行信用
C.国家干预经济 D.稳定社会秩序
5.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材料反映的当时“新政”的措施是0(B)
单位(周)
调整前
调整后
最高工时
55小时
40小时
最低工资
60美分
12美元
A.整顿金融业 B.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生产 D.兴办公共工程
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兴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0(A)
A.减少失业,刺激消费
B.方便人民生活
C.促进社会进步
D.赢得国人信任
7.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D)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挽救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课后巩固提升
1.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0(A)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一五”计划的干扰
D.世界大战的破坏
2.“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的歌词。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B)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普遍繁荣
D.英国对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3.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0(D)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4.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下列不能悬挂蓝鹰标志的企业是0(A)
/
A.拒绝与工人代表谈判的企业
B.遵守法律规定价格水平的企业
C.遵守法律规定最高工作时数的企业
D.遵守法律规定生产规模的企业
5.下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0(D)
/
A.大力整顿银行 B.缩减农业产量
C.减少政府投资 D.兴办公共工程
6.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总统,他们在职期间都取得了卓著的政绩。从结果上看,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0(B)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的种族歧视状态
7.面对经济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0(C)
A.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8.发生在20世纪初的经济大危机,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色星期四”见证了歇斯底里的疯狂。经纪人们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领,试图跟上抛售指令……
从1930年初到1932年底,总共有773家国有银行倒闭,涉及存款超过7亿美元,另有3604家州银行破产,涉及的存款超过20亿美元……1930—1932年,总共有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45亿美元的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
1930年2月底,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出现了失业者的小规模示威。同月,鲍威利区等待领救济的队伍每天有2000多人。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动荡。
材料二 下表为罗斯福新政部分内容简表。
具体内容
金融业
政府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工业
国家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农业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社会保障
成立专门机构,政府拨款兴建公共工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特点。
核心措施: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 1945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社论中指出:“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或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得到提升。
课件19张PPT。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
1.背景
( 1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 2 )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段时期也称“柯立芝繁荣”。
( 3 )20世纪20年代, 自由放任 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
2.爆发与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 美国 爆发。1931年,欧洲发生 金融危机 ,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3.影响
( 1 )经济大危机给 资本主义 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 2 )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 关税战 、倾销战和货币战。?
( 3 )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 德 、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 法西斯 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 对外扩张 的道路。?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 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 新政 ”救治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5.实质:“新政”是美国 资本主义 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6.特点:加强 国家 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7.主要措施8.意义
( 1 )“新政”使 资本主义制度 得到调整与巩固,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 干预经济 的能力得到提升。?
( 2 )“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缓和了危机,在美国和世界 资本主义 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
9.局限性:“新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3.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 )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兴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 A )
A.减少失业,刺激消费
B.方便人民生活
C.促进社会进步
D.赢得国人信任
7.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 D )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挽救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1.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一五”计划的干扰
D.世界大战的破坏2.“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的歌词。这首歌流行的背景( B )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普遍繁荣
D.英国对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6.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总统,他们在职期间都取得了卓著的政绩。从结果上看,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B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的种族歧视状态
7.面对经济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C )
A.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8.发生在20世纪初的经济大危机,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色星期四”见证了歇斯底里的疯狂。经纪人们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领,试图跟上抛售指令……
从1930年初到1932年底,总共有773家国有银行倒闭,涉及存款超过7亿美元,另有3604家州银行破产,涉及的存款超过20亿美元……1930—1932年,总共有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45亿美元的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
1930年2月底,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出现了失业者的小规模示威。同月,鲍威利区等待领救济的队伍每天有2000多人。( 1 )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动荡。
?核心措施: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 1945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社论中指出:“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 或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