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23 11:00:46

文档简介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下第6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课题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和根本原因、表现、特点、危害性,以及因经济危机而带来的持续影响;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根本特点;
总结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根本特点。
难点
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和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本家倾倒牛奶真的是老百姓不需要吗?这背后发现了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学习本节课内容找到答案。
观看图文思考。
通过相互对比的一组图引出,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讲授新课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播放视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展示图片,归纳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产品积压、
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3.解决导入所提问题,归纳经济危机的原因。
农场主为何要销毁“过剩”牛奶? (产品过剩问题)见PPT图例。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穷苦百姓无力购买,导致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原因:
4.经济危机的特点。
展示地图,提问:为什么经济危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5.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1)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归纳知识点:
经济危机影响: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跌,企业和银行纷纷倒闭,失业激增。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为什么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资本家却人为地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罗斯福传》
A、销毁商品的原因:
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影响:2)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探究:
经济危机影响:3)导致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是如何应对的?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美、英、法:通过不同程度地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了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PPT展示罗斯福。
背景:经济危机严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推行“新政”。
“新政”的手段和目的: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思考罗斯福新政,何为新政?与胡佛总统有何区别?
观看视频《罗斯福新政》,结合教材思
考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PPT讲解新政的作用。
8.讲述新政的局限性。
观看视频
观看PPT,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阅读材料思考材料所给信息及反映的内容。
自由放任带来的无序。


阅读材料引出知识点,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从经济的虚假繁荣到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的发展不能自由放任,也不能像前苏联一样高度集中。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板书
课件35张PPT。第6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中华书局版 九下历史资本家倾倒牛奶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你能解释上图这一矛盾现象吗?新知导入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新知讲解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 1.危机的表现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产品积压 卖车,价格降到100美元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在工作介绍所外等待的英国失业者失


高无家可归的人失业者搭建的简陋棚屋(1931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人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金人民困苦生产消费无调控盲目生产分配不均百姓贫困>多少 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由于缺乏调控导致为什么会生产过剩?供求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2.经济危机原因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工人
工资
水平低生产消费生产相对过剩
(实质)商品数量猛增消费能力低大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
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根本原因)3.经济危机的特点?20世纪初,世界基本形成了一个整体,世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联系紧密。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讨论:为什么经济危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下降,贸易锐减,物价暴跌,企业和银行纷纷倒闭,失业激增。4.危机的影响(2)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4.危机的影响材料: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罗斯福传》 为什么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资本家却人为地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3)导致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是如何应对的?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美、英、法:通过不同程度地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整,缓和了危机。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4.危机的影响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经济危机严重,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推行“新政”。2.“新政”的手段和目的: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  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总统胡佛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饥饿总统)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1575万票—2280万票何为新政?什么政策才是适合国家发展的?观看视频《罗斯福新政》,结合教材,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内容。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药方社会症状积极效果刺激消费生产 稳定社会秩序失业人数激增兴办公共工程,实行社会救济、解决失业问题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工商企业破产3、新政的主要措施中心措施:国家对经济(工业)的调节和控制。1)整顿金融业;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工业复兴法》 );
3)复兴农业;
4)“以工代赈”;
5)社会福利。主要措施:蓝鹰标志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一周五天工作制是怎样来的?  1938年6月,在罗斯福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它规定雇员每周工作40小时。由于早已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样就开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此后,这个制度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田纳西水利工程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遭遇经济不景气而骨瘦如柴的人获得免费的面包和汤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内容有: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罗斯福新政有何影响?你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逐渐恢复繁荣的美国街头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民主制度得到巩固,经济危机得到缓解;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对西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5.新政的评价1)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2)局限性:恢复了经济;缓和了阶级矛盾;挽救和加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3)积极:课堂练习CB1、罗斯福新政中,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属于:( )
 A.整顿金融 B.调整农业
 C.公共工程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新政较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彻底否定前任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国营经济成分A课堂总结从经济的虚假繁荣到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的发展不能自由放任,也不能像前苏联一样高度集中。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结合本国国情的历史条件,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罗斯福新政的经验教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板书设计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背景措施整顿金融
调整工业
调整农业
以工代赈
社会福利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影响积极: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原因表现和特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6课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练习
一、选择题
1.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3. 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争霸
4. 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5. 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D.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这表明作者(  )
A.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C.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D.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7.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指(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下列说法中符合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背景的是(  )
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②受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国内民族主义思想高涨 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耿耿于怀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③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大实验’;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1934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渐次融合”,“在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
——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导致了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的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
2.A 解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国家承建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美国经济有所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罗斯福新政为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故选A项。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事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故选B。
4.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要表达的是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新政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故B项错误;新政没有改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5.D 解析: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人失业的问题,与兵源无关,故A项错误;解决失业民众就业问题主要靠发展工业来吸收失业工人,这一举措是一种补充方式,故B项错误;这一举措主要目的是解决工人失业的问题,而不是美化环境,故C项错误;通过以工代赈,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工人的就业问题,扩大了政府救济,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工人获得一定的收入,可以用来购买产品,提高了社会购买力,故D项正确。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故选B。
8.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比较问题的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德国不同于日本的地方。用排除法把相同的排除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C项为德国所特有,故选。
9.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日意民主基础薄弱,保留着封建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
二、材料题
10.解析:回答本题,首先提取材料观点,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论证。
答案:(示例1)观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融合的结果。
论述:此观点正确。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大危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融合”的特点。
(示例2)观点:罗斯福新政是介于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间的一种统制经济。
论述:此观点不正确。
尽管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可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因素,但将其在政治上定位为法西斯独裁统治,明显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虽然在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同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但仍然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美国既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也保存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因而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政策并非是统制经济。(“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