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虹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9.1
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70分,每题1分)
1.“今天我高兴地宣布:中国终于向一切文明的真正源泉——基督教开放了。”该殖民者这番话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某同学设计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适用于表达的主题是
A.探索现代化道路 B.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C.不平等条约体系 D.从专制到民主共和
3.“以耶(稣)排儒,实行中世纪神权专制”的近代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4.19世纪末,提出“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5. 以下示意图中“?”处应填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在晚清,开始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藩”、“朝贡”概念的政府机构是
A. 理藩院 B. 宣政院 C. 总理衙门 D. 外务
7. 观察右侧某一历史事件形势图,其发生在
A. 武昌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8.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此举是为了收回哪一条约开始丧失的主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随后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
A. 南昌 B. 延安 C. 大别山 D. 井冈山
10. 天津的《国闻报》曾在戊戌政变后这样评论:在“北京尘天粪地之中,所留一线光明,独有_______一举而已。”横线上应填的最有可能是
A. 京师同文馆 B. 广方言馆 C. 京师大学堂 D. 商务印书馆
11. 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李大钊
12. 习近平主席将上海和嘉兴称为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其历史原因当是
A. 洋务运动企业设立 B. 新文化运动肇始
C. 全国代表大会首开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设立
13. 张学良发表内容为“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通电当在
A. 1912年 B. 1926年 C. 1928年 D. 1936年
14.林则徐曾上书当朝皇帝曰:“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导致他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鸦片输入???B.虎门销烟 C.英国发动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5.右侧是时人所绘的《三国同盟元首图》,居于中间的应是
A.意大利国王
B.德意志皇帝
C.奥地利皇帝
D.不列颠国王
16.“使馆区驻兵,形成首都内之敌国;天津等各要地驻兵,不许设防。不惟京畿门户洞开,且贻下无穷的后患”。此言评论的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中国近代史上,体现这一思想的革新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 下列为某生课堂笔记摘录。据此判断,该生学习的内容当是
A.独立战争
B.南北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纳粹体制
19.一战后确立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国际联盟 D. 《联合国家宣言》
20.下列刊物属于研究同盟会纲领和主张的原始资料的是
21.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国家政治实践的第一人是
A.傅立叶 B.马克思 C.列宁 D.毛泽东
22. 电影《我的1919》为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
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 B.奥斯曼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
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 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
23.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用民国纪年应该是
A 民国7年 B 民国8年 C民国9年 D民国10年
24.“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25.“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6.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称呼各异。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对华远征C.第二次英中战争 D.亚罗号战争
27.重庆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今洋人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由此判定,重庆这次起义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8.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天演”、“物竞”、“天择”、“淘汰”、“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充斥各种大报小刊,这是受到何人的影响?
A.李鸿章 B.严复 C.孙中山 D.胡适
29.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平均地权
30.“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
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1.据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在校学生人数为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至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这一状况的变化是由于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维新变法的实施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中华民国的建立
32.中国近代的《时务报》、《新民丛报》、《新青年》三个杂志创造了三个新时代。其中,《新青年》创造了
A.提倡维新,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B.反对专制,宣传君主专制的时代
C.主张共和,宣传暴力革命的时代D.批判复古,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33.下列四张图片中,能反映鸦片战争时期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是
A B C D
34.英国两度通过条约割占香港,分别是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辛丑条约》
35.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代表追求的目标是
A.践行“十四点原则” B.维持大陆力量均衡C.维系国际联盟权威 D.削弱德国称霸大陆
36. 右图,欧洲的法西斯运动和政权,率先出现于
A.①
B.②
C.③
D.④
37.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日前表示:日本侵略的事实是不能否定。别的不说,建立满洲国就是一个事实。这个“满洲国”主要位于中国的
A .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 黄河流域 D.山东半岛
38. 右图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个专栏,其错误在
A时间 B.事件C.国家 D.结果
39.“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0.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重大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
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1.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
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
42.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凡尔赛体系 D .雅尔塔体系
43. “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他要求公正和平的的理想口号,得
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4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4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众多矛盾,这些矛盾包括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③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6.“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该文告出自
A.戊戌变法 B.袁世凯当政 C.清末新政 D.南京临时政府
47.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48.以下历史事件,其中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维新运动 B.甲午战争 C.戊戌政变 D.辛亥革命
49. 下列条约中,明显体现美国对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意图的是
A.《九国公约》 B.《四国条约》C.《五国海军协定》 D.《凡尔赛和约》
50.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曾说道:“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
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当时的“共同敌人”是
A. 德意日法西斯 B. 美国所指的邪恶国家C. 不结盟国家 D. 德奥同盟国集团
51. 二战后期一份国际文件中规定:“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该文件是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52.在解救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罗斯福反危机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规范金融秩序,抑制通货膨胀 B.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消费需求
C.提供社会保障,缓和阶级矛盾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53.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地址栏中写的
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联
54.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美国实行“新政”改革
55. “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这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的“他”是
A.华盛顿 B.林 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56.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
A.德国和法国 B.意大利和法国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 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
57.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
“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58.美国政府和俄国政府没有参加这次英法的冒险,但他们派出代表参与‘和平的示威’。? 这次?冒险?的结果之一是签订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9.康有为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共同点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学习西方政治 D.彻底废除君主制
60.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沿长江航线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最远可达
A.江西省 B.湖北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61.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通过哪一措施解决了二月革命没有触及的根本问题
A.领导彼得格勒工人进行武装起义 B.开展城市暴动
C.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D.进行卫国战争
62.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里所说“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开创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63.张伯伦1938年9月30日在伦敦的演讲:“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解决,据我看来,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解决方案的前奏。”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解决”是通过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慕尼黑协定》
64.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托马斯?阿罗姆来华游历,绘成《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画册,于1843年在英国出版,右图是其中的一幅,它可用于哪一方面研究的原始史料?
A.当时国人服饰 B.清朝社会生活
C.近代西学东渐 D.作者的中国观
65.《纽约时报》一位驻华记者在某段回忆录中述及“广州国民党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等内容。据此,该段回忆录涉及的时期为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战时期
66.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67.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马关条约》 ?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68.下图所示的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场革命之所以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
A.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B.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D.国共合作的顺利开展
69.“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70.近代中国跳出科举制度的束缚,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最早开始于
A.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B.维新派创办的学堂
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清政府“新政”废科举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一)
71.重要人物的历史决择,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6分)
严复 ( )
列宁 ( )
张伯伦 ( )
亚历山大二世( )
墨索里尼 ( )
张学良 ( )
重大人物事件匹配,请将对应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共6分)
A.颁布《临时约法》 李大钊( )
B.创办《青年杂志》 胡适 ( )
C.宣传马克思主义 孙文 ( )
D.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 )
E.制造“洪宪”帝制 梁启超( )
F.发表《变法通议》 袁世凯( )
(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18分)
材料一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912年3月5日《临时政府公报》29号
材料二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李玉刚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材料三 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讨袁宣言》 孙中山 1915年
材料四
油画《宽容》沈嘉蔚
72.从以上四则材料中选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4分)
7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7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8分)
北虹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9.1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7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B
C
A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A
B
D
B
C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D
C
C
B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B
B
D
A
A
A
B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C
A
D
D
C
A
A
A
A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D
D
C
C
D
C
B
C
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C
B
D
D
C
A
B
D
A
A
二、非选择题(30分)
(一)71.重要人物的历史决择(共6分)
严复 ( C )
列宁 ( D )
张伯伦 ( F )
亚历山大二世( B )
墨索里尼 ( A )
张学良 ( E )
重大人物事件匹配(共6分)
A.颁布《临时约法》 李大钊( C )
B.创办《青年杂志》 胡适 ( D )
C.宣传马克思主义 孙文 ( A )
D.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 B )
E.制造“洪宪”帝制 梁启超( F )
F.发表《变法通议》 袁世凯( E )
(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18分)
72.原始资料:材料一、材料三(2分)转手资料:材料二、材料四(2分)
73.社会习俗:剪发辫、易服饰、废跪拜、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任一;(2分)
政局演变:民国取代专制王朝但共和并未真正建立;(或回答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北洋军阀斗争的具体史实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也可得分)(2分)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或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也可得分)(2分)
74.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虽然在社会习俗、政局演变、思想认识上新旧并存、光明与黑暗交织,但自由平等的新礼仪、民主共和的深入人心、新文化新思想的振聋发聩,说明民国初年在向现代化迈进的道路上尽管步履维艰但潮流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