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对比的艺术》是“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大自然和中外美术作品中对比元素的使用,找到对比手法在画面中的运用,感受对比手法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和特色。最后应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创作一幅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较强,观察力日趋成熟,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观察到作品中的对比元素,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说出来,说出自己对于作品中对比手法的感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信、大胆,热爱绘画,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性,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眼睛和体味生活的心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评析,了解对比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能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作一幅富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欣赏并表达出作品中的对比手法带给自己的感觉,并能创作出有对比趣味的作品。难点:能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美。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彩卡纸、磁铁等。
学生:彩卡纸、彩纸、素描纸、记号笔、油画棒、纸盘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对比
教师播放《西游记》片段,视频中出现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画面。
学生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出现了哪两个形象?哪个本领大?(生:孙悟空和如来佛主,如来佛主本领大。)在外在形象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这是什么表现手法?(生:孙悟空形象小,如来佛主形象大,这种手法叫做对比。师板书:对比)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对比的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第一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赏析评鉴
教师导语:事物因对比而特色鲜明,艺术因对比而分外动人。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步入艺术馆,看一看,议一议。
(一)摄影作品,复习对比
师: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对比,不信让我们走进一号厅,看看摄影作品吧。
出示4张图片,学生快速浏览后,选择其中的一张,说说所了解的对比元素。
冷暖、虚实高矮、大小、老少、粗糙与光滑(肌理)、黑白灰、明暗、大小、聚散、点线面……师:你还知道哪些对比元素?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教师小结:我们将这些对比元素整理后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色彩,二是造型。在色彩上有冷暖、明暗、黑白灰、深浅、浓淡的对比;在造型上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产生大小、粗细、远近、方圆、疏密的对比。
(二)绘画作品,感受对比
师:同学们,快点,让我们走进二号厅,感受绘画大师笔下的对比艺术吧。
1.国画
(1)齐白石的《红叶秋蝉》
师: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元素?出示枫树的枝叶和秋蝉的实物照片。
师:比较实物和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你发现画家在刻画两者时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小结:精致的昆虫和粗放的枝叶形成了粗细对比。(2)吴冠中的《江南水乡》
师:这幅风景没有了色彩,你能发现其中的对比吗?
教师小结:黑白灰、点线面,还有水墨画表现的技法浓、淡、干、湿。
2.油画
(1)亨德瓦瑟的《风景》
师:同样是表现风景,画家是怎样表达的呢?他画了什么?是怎样画的?教师小结:黑白对比、红绿对比、方圆对比。
(2)毕加索的《杂技》
师:下面我们做个鉴宝游戏,比较两幅《杂技》的画面,哪一个是真迹?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前面的男人与中间的女孩产生了厚重与纤巧、沉稳与灵动的对比。明白画面中的对比有时候十分强烈,有时却十分微妙。
3.剪纸
马蒂斯的《剪纸》
师:在这幅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对比的元素?
教师小结:画家用大大的黑色的人衬托出了小小的红色的心脏,大片的蓝色背景衬托出了闪烁的黄色的星星。一方多些,一方少些;一方大些,一方小些。只有注意比例问题,你的对比才会更突出,画面才会更漂亮。
(三)工艺作品,剖析对比
出示远古、清代、当代三个时期的陶瓷作品。小组讨论,选一个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以带领学生参观艺术馆的方式贯穿整个美术作品评鉴过程,从一号厅的摄影作品转到二号厅的绘画作品,再步入三号厅的工艺作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分析美术作品中的对比元素,让学生学会从色彩和造型两方面去分析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所产生的美。
三、实践创作,应用对比
(一)欣赏部分学生作品,找一找其中对比的存在。出示图片,说一说其中的对比。
(二)运用对比元素创作一幅有对比趣味的作品。师:对比那么多,今天怎么选择呢?
1.每位同学从组长手里的信封中抽取一张小纸条,看看纸条上有什么,根据纸条内容提示进行创作。
每一幅作品不会只有一组对比的存在,只要包含纸条内容即可。
2.根据老师所发材料的样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器皿)和质地(素描纸、有色卡纸、彩砂纸)进行创作。
3.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在欣赏同龄人不同类型作品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材料,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出有对比趣味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创作的手法和材料是多样而丰富的。只要是掌握了艺术的基本规律,就可以创作出漂亮而有趣的作品,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四、展示交流,评价对比
学生自我张贴完成的作品,教师搜集3幅左右作品张贴。自评:用了什么方法创作的?对比体现在哪里?
互评: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幅作品,围绕对比说说吸引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自我张贴和教师张贴相结合,突出作品类型的典型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对美术的评价能力。整个评价过程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五、拓展延伸,总结对比
欣赏图片,看看我们身边的物品上所包含的对比的元素。
师:艺术们在作品中运用对比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明确:一切都是为了美(板书:美)这一至高点,对比是美的要素。结束语:同学们,生活处处充满着对比的艺术,音乐需要高低起伏,说话需要抑扬顿挫。对比让我们的生活富有生机,希望你们到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对比的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物品处处都有对比的美,再延伸到音乐和语言中的对比,从美术的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板书设计
《对比的艺术》测试题
【填空题】
1、中国画《天上积雪》的作者华嵒是 (朝代)画家。
2、法国艺术节马蒂斯的作品《剪纸》主要运用了 的对比。
3、摄影家不仅捕捉大自然中光与影的 对比,还有色彩 、物体 以及点、线、面的对比。
【单选题】
( )1、右图是 (国籍)画家亨德瓦瑟的 (种类)
作品《风景》。
A、奥地利 油画 B、奥地利 线描画
C、法国 油画 D、匈牙利 线描画
( )2、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杂技》运用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线面的对比 B、柔软与尖利的对比。
C、厚重与纤巧的对比 D、白与黑的对比
【问答题】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常见的对比形式?什么对比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齐白石作品《红叶秋蝉》中的红叶与秋蝉体现了什么对比?
课件28张PPT。影视欣赏艺术馆摄影作品展一号厅你还知道哪些对比的元素? 色彩:冷暖、明暗、黑白灰、深浅、浓淡……
造型:点线面的组合和运用,产生大小、粗细、远近、方圆、疏密等视觉效果。
红叶秋蝉(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江南水乡(中国画) 当代 吴冠中风景(油画) 现代 亨德瓦瑟(奥地利)鉴宝游戏杂技(油画) 现代 毕加索(西班牙)剪纸 现代 马蒂斯(法国)文化彩陶 距今六七千年前 马家窑珐琅彩天球瓶 清朝瓷盘 陈家冷儿童美术馆儿童美术馆创作一件有对比趣味的作品
1.每位同学从组长手里的信封中抽取一张小纸条,看看纸条上有什么,根据纸条内容提示进行创作。每一幅作品不会只有一组对比的存在,只要包含纸条内容即可。
2.根据老师所发材料的样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器皿)和质地(素描纸、有色卡纸、彩砂纸)进行创作。儿童创意坊创作一件有对比趣味的作品自评:
用了什么方法创作的?对比体现在哪里?
互评:
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幅作品,围绕对比说说吸引你的理由。评议堂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