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7 18: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选择题。本卷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它反映了今天哪一城市在北宋时的社会风貌
A.北京的社会风貌 B.南京的社会风貌
C.杭州的社会风貌 D.开封的社会风貌
【答案】D
2.《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红在看完某次节目后,也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答案】D
3.下列词作中,哪一部是苏轼的代表作
A.《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D.《声声慢·寻寻觅觅》
【答案】B
4.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
【答案】B
5.同学们一定读过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你能品味出他的词风是
①豪迈悲凉 ②慷慨激昂 ③委婉含蓄 ④清闲淡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6.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各国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他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 B.《牡丹亭》 C.《窦娥冤》 D.《满江红》
【答案】C
7.下面有关宋元时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是
A.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B.元曲是一种把音乐、舞蹈、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C.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是两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D.词出现于宋朝
【答案】D
8.《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记述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A.黄帝到汉武帝 B.汉武帝到五代
C.汉武帝到北宋 D.战国到五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小题。9、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9.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形形色色的民风礼俗填塞进了一个个岁时纪念日,形成中国特有的岁时华彩。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材料一

图① 节日市场图 图② 寒食节用餐图 图③ 端阳婴戏图
材料二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透过宋代流传至今的节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陈元靓在《岁时广记》卷5《元旦上》中记载:家家饮屠苏酒、吃面条。从早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节,并燃放爆竹。
材料三 由于民族交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奠定了新的城市格局。社会政治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务实,追求理性,这种社会变革影响到当时社会各个层面。人们对待节日的理念悄然发生变化,宋代节日的宗教、祭祀因素减少,节日娱乐性增强,其中以官定节日最为丰富。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请列举出沿袭至今的传统节日三个。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它与我们今天的春节有哪些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宋代节日文化兴盛的原因。
(4)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者,我们可以为保护我们自己的节日文化做些什么?
【答案】(1)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答出三个即可)
(2)春节(元旦)。相同之处:守岁,挂年画、贴春联,燃放鞭炮,穿新衣,节前洒扫庭户,往来拜年,逛庙会等。
(3)民族交融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社会政治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务实,追求理性等。
(4)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积极践行;做好传统文化维护、弘扬、对外宣传等。(开放性试题,只要态度端正,积极向上均可酌情给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生活】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宋词回眸】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元曲掠影】

(3)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
【答案】1)特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
(2)材料二作者是苏轼;材料三作者是辛弃疾。他们的词风都很豪迈。
(3)关汉卿。《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