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综合测试(共3套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单元综合测试(共3套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20 13:24:27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台湾省地形山地为主,多地震
B.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
C.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大
D.人口稠密,高山族是主要的民族
2.关于台湾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中、西部,地处低纬度,气候湿热,树种繁多
B.分布在中、东部,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树种繁多
C.分布在中、西部,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树种繁多
D. 分布在中、东部,纬度低,山地垂直气候显著,树种繁多
右图为“台湾省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台湾岛东北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台湾岛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读“台湾岛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森林分布反映台湾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台湾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A.多山地 B.降水丰富
C.河流短促 D.气温较高
7.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
C.山地、平原各占一半 D.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8.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民族为高山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全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D.最大工业中心是台北
9.读右图台湾省略图,回答第下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为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
B.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H省的简称为闽
C.岛内市场狭小制约当前台湾的经济发展
D.G河上游的湖泊是大陆游客向往的去处
10.下列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
B.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C.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11.台湾特有树种是( )
A.望天树 B.橡树 C.红桧树 D.红松
12.下列四种别称中与台湾不相符的是 ( )
A.东方甜岛 B.水果之乡 C.东南盐库 D.甜菜故土
13.台湾岛地处 板块交界地带,是多地震地区之一( )
A.太平洋和亚欧 B. 太平洋和印度洋
C.印度洋和非洲 D.美洲和非洲
14.“天府之国”指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江汉平原
C、四川盆地      D、洞庭湖平原
15.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6.既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又是我国最大城市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杭州 D、深圳
17.耕作制度可以一年三熟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海南岛
1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地形崎岖,高低不平 D.一望无际,坦荡广阔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B.广州市、江苏省北部、浙江省南部
C.天津市、河北省北部、山东省南部
D.武汉市、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
20.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相比,不占优势的是( )
A.平原广阔 B.河网稠密 C.煤铁丰富 D.沿江靠海
21.珠江三角洲地区同内地联系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京九线 B.京广线、京沪线
C.京九线、浙赣线 D.焦柳线、京九线
22.下列关于“前店后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B、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香港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厂”的角色
C、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澳门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洲扮演“店”的角色
D、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
23.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为了城市的扩展,它们都采取的措施是 ( )
A、都积极地向外移民 B、鼓励居民到祖国内地工作
C、建设海底城市 D、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
24.以下关于香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上的国际重要港口
B、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C、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200 多个岛屿组成
D、是世界著名转口贸易中心,祖国内地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5.图中P所在的区域是( )
A.深圳 B.珠海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
26.图中区域濒临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7.图中区域P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下列哪一方面( )
A.先进的管理经验 B.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C.充足的电力供应 D.便宜的农副产品
28.澳门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金融服务 B.信息服务 C.转口贸易 D.博彩旅游业
29.香港和内地在经济上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以下不属于内地优势的有( )
A.土地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国际自由贸易港 D.自然资源丰富
30.香港居民中,祖籍以( )
A.广东最多 B.福建最多 C.广西最多 D.英国最多
二、读图题
31.读台湾省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点A的经纬度 ,从图中纬度位置看,台湾岛南部属于____ 带。
(2)台湾岛的地形东部为 ,西部为______。其_____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3)台湾岛的河流多向 流, 是岛内最大的湖泊。
(4)图中E是 市,F是 省,G是 (山峰)。
(5)台湾省形成“ ”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原因是 。
(6)台湾岛被称为“宝岛”,其中森林树种丰富,有 的美誉,其主要原因 。
(7)北京中关村的科技人员计划去台湾省参观学习,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8)一艘由基隆港驶往天津港的运水果的船只,船上不可能运的是( )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32.台湾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A省区______(填简称),B是_________ _岛,C是_________ 海峡。
(2)图中所示为台湾山脉等高线地形图,该山脉东西两侧坡度较陡的一侧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上主要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条件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台湾岛上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_____
33.读“港澳地区图”,回答问题
(1)B     特别行政区,C    铁路, 临 海:D       。
(2)香港由香港岛、______ 半岛 和______ 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其居民祖籍__________省最多;澳门由澳门半岛、______ 岛和______ 岛组成。
(3)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     东侧,与广东省      市经济特区相邻。
(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模式为“      ”。
(5)      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与苏、浙两省相邻,上海市简称____ _。
(2)上海位于_____________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水田或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3)上海市东临__________海,位于_______(河流)入海口附近,陆上有发达的铁路网,水陆交通便利。
35.读“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A城市的经纬度是:经度 ,纬度 。
(2)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高于 ℃,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mm,主要粮食作物为 。
(3)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的两个大岛,两个岛屿共同濒临 海,其中全部位于热带的是 岛。
(4)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业,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
市。
(5)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雨水下泻 D.便于更快散热
第七章 南方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的“南大门”指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港澳地区 C.海南省 D.珠江三角洲
2.下列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深圳 珠海 B.汕头 广州 C.珠海 海南 D.厦门 深圳
3.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广东省 C.福建省 D.浙江省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稀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C.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D.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旅游业为主
5.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冶金工业 C.加工制造业 D.钢铁工业
6.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 )
A.加大了资源的开发力度
B.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D.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要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引外资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比例较大
C.20世纪90年代以来吸引外资的趋势放缓
D.20世纪90年代以前,外资增长缓慢
8.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的优势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毗邻港澳,有很多“侨乡”
C.科学技术发达 D.消费市场广大
9.2008年9月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之一是订单减少,出口下降,下列我国地区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北京
C.辽中南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0.广东省过去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起步时( )
A.以重工业为主 B.轻、重工业并重
C..综合性工业 D.以轻工业为主
11.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新时代的“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 )
A.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人才聚集 D.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较高
1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城市化发展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C.城市化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
D.城市化发展快带来了许多问题,应停止或暂缓城市化进程
13.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从边陲小镇发展
为繁华大都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右图中所标的序号代表深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发达的重工业
15.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 )
A.外向型经济 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 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1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模式是“前店后厂”,香港具有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优势 B.技术优势
C.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D.海外贸易窗口优势
17.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劳工,促进了城镇化
B.加工工业的发展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促进了城镇化
C.加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促进了城镇化
D.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带来负面影响
18. 右图中P所在的区域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
B.澳门特别行政区
C.深圳经济特区
D.珠海经济特区
南方人才市场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的香港各大公司主管愿意到深圳等内地城市就业,深圳正在成为香港人士就业的热土。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一信息说明香港与大陆在哪一方面的交流( )
A.资金 B.技术 C.人才 D.管理经验
20.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下图中内地为港商提供的物资不可能有( )
21.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森林 ②有丰富的铁矿
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为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某中学初二(1)班的黑板报新增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真”的是( )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②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③香港由香港岛和九龙两部分组成 ④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关于香港的“上天”“下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抢占空间和海洋的资源
B.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而采取的土地措施
C.“上天”指的是建设高层建筑 D.“下海”指的是填海造地
24.著名的大三巴牌坊是下列哪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
A.广州 B.深圳 C.香港 D.澳门
25.香港 、澳门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26.关于香港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位于珠江口西侧
B.北面与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
C.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
D.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
27.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28.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哪个省为邻( )
A.广东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福建省 D.湖南省
29.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
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D.197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30.香港的交通运输业很发达与国际间的货运主要以那种运输方式为主( )
A.铁路 B.海运 C.公路 D.航空
二、读图探究题(共40分)
31.案例分析·根据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词,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1).看右图,歌词中的“老人”指的是( )
(2).歌词中所画的圈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_____ _,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该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_____ _、_____ _、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开放体系。
(3).下列城市中,位于歌词中“圈”内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深圳
(4).老人在此画“圈”的区位因素和人文因素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与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互补,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材料二 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到40%,而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水平约为72%。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省的东南部,该省简称为______。
图中A是______ (经济特区);B是______(经济特区);C是线___ (铁路干线)。(10分)
(2).珠江三角洲以______(轻或重)工业为主,主要的出口产品有___ ___等。(2分)
(3).____ __特别行政区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及金融中心,可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有利条件。(2分)
(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3.读香港和澳门图6-14,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写出特别行政区名称:A_____ _ ;B____ __ 。
(2).写出经济特区名称: C_____ _;D___ __。
(3).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由三大部分及周围200多
个岛屿组成,其中①是_ __ _,
②是_____ _ ,
③是______ _ 。
(4).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
和 两个小岛组成。
(5)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下列选项中
属于从内地运往香港的是(单选)( )
①.大量资金 ②.淡水
③.蔬菜、禽蛋等农产品 ④.技术及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七章 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与港澳地区合作
C、珠江三角洲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带动作用
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竞争激烈,不再合作。
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独特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方是侨乡 B、丰富的人力资源
C、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D、自然资源丰富
3、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其外资主要的来源是( )
A、东南亚地区 B、欧洲 C、港澳地区 D、日本
4、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 )
A、在国内销售 B、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销售
C、销往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 D、只销往香港和澳门
5、香港九龙、广州与北京相连的铁路干线是( )
A、京九线和京广线 B、京九线和京沪线
C、京广线和焦柳线 D、京九线和焦柳线
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区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条件优越。
B 珠江三角洲位于珠江下游地区,平原广阔,水网密布,经济发达。
C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D 珠江三角洲濒临东海,交通十分便利。
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城市化的发展会占用宝贵的耕地资源
C、城市化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
D、城市化发展快带来了许多问题,应停止城市化进程
8、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后,已发展成为( )。
A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 全球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
C 我国最大的消费地区
D 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9、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
A、“出口导向型” B、“进口—加工—出口”型
C、“前厂后店” D、“前店后厂”
10、珠江三角洲现已成为我国“打工仔、打工妹”最集中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
A、这里农产品丰富,生活费用较低
B、这里的就业机会多
C、这里社会经济发展快,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
D、这里劳动报酬相对较低
11、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相比,不属于珠江三角洲的优势的是(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廉价的劳动力
C、先进的管理办法 D、改革开放的人文环境
12、 下列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风光旖旎,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B 位于青藏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全国著名的牧区。
C 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很快,有很多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D 位于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区。
13、西双版纳位于下列哪一个省级行政区?( )
A 广东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云南省 D 海南省
14、西双版纳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热带动物王国”,这里最最著名的动物有( )
A、东北虎、丹顶鹤 B、亚洲象、绿孔雀
C、骆驼、牦牛 D、野马、羚羊
15、与傣族文化习俗不符合的是( )
A、小巧别致的竹楼 B、美味可口的竹筒饭
C、美丽多姿的孔雀舞 D、造型优美的清真寺
16、云南南部的傣家人住竹楼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多雨 B、气候炎热干旱
C、地表崎岖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7、西双版纳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时林
18、傣族人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是( )
A、春节 B、开斋节 C、火把节 D泼水节
19、竹筒饭是傣家人喜欢吃的主食之一,这种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
A、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竹子和稻米B、西双版纳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条件差
C、地处边境,受国外文化影响 D、降水太多,无法用现代厨具做饭
20、今年寒假,小明打算去西双版纳旅游,在打点行装时,可以准备的物品是( )
①毛衣 ②羽绒服 ③几件衬衫 ④雨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分)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珠江三角洲在前,港澳在后,彼此紧密合作。 ( )
(2)近些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大专院校集中,科技实力雄厚,使得这里已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 ( )
(3)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已形成了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 )
(4)西双版纳地区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南部和越南、老挝接壤。( )
(5)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上千种动物,人们形象的称这里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绿孔雀等。 ( )
2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珠江三角洲地区南临南海,位于 ______ 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
(2)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力发展了 经济。
(3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经济特区 ② 经济特区 ③ 特别行政区
23下图,回答问题。(4分)

(1)上图中的人们在欢度什么节日? 节。
(2)图中远处的建筑为 族人居住的 。这种建筑的屋顶坡度很大,底部离地面约2米左右,其原因是

24读西双版纳景洪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西双版纳地区的最冷月均温出现在_____月,大约为 ______℃,最热月均温出现在_____月,大约为______℃,气温的年较差约为______℃。
(2)西双版纳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份?_____。
(3)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__。
25读下图回答(8分)
(1)1991年以前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以___ ___业为主,如今______ ____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2)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优势条件有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
③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看出,旅游收入所占的比重有些年份有所下降,其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商人、环保人士、旅游者等,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谈谈你怎样挽救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关于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精心设计几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使游客能根据需要既能领略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又能节省时间
B、旅游点的建设必须与西双版纳生态环境相协调
C、对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建设,明确各景点的具体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保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D、尽可能的发展旅游景区,让竞争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