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P23)
1、时间:1978年
2、内容(原因):思想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政治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组织上: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意义: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
二、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实践
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P26)
前提:一个中国
2、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3、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三、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和平主题:(P32)
(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绝大多数国家致力于发展经济,反对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祁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壮大。
(2)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3)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发展主题:(P36)
(1)当代国际社会是一个贫富差别悬殊的世界,落后、贫困、危机、债务,困扰着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2)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四、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P32)
1、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P32)
五、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P36)
1、发达国家——欧洲、北美、大洋洲、亚洲的日本(北半球)
2、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半球)
3、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六、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及对策(P36)
1、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根源)
历史上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国际贸易的不等价交换; 国内战乱和不稳定的环境;沉重的债务负担等(P39)
2、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发展自己,维护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保持国内社会稳定
七、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数量大,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低;人口老龄化加剧
影响:对自然、社会和经济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加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破坏环境等
2、我国资源的现状: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时空分布不平衡;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损失严重
影响:(1)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2)资源短缺会导致资源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八、理解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1、人口问题(1)措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教育;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计生内容: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4)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5)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6)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P68):人口出生率下降;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资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资源问题 (1)措施:开源与节流(重要措施);跨区域调配;立法
(2)基本国策: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3)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4)在资源问题上,青少年做到:宣传;树立人均观念和节约意识;遵守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做到节水、节电、节地、不吃野生动物,不使用一次性用品。
(5)启示:树立节约意识,创建节约型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境问题 (1)措施: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2)环保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具体措施:①“三北”防护林的建设;防治荒漠化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牧工程。
②重点治理大江大湖的水体污染;治理重工业地区和城市的大气污染
九、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1、关系:(P46 P50)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人口是关键因素,实质是发展问题,正确处理上述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2、图示说明三者的关系
3、可持续发展
(1)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遵循三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3)如何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选择
(4)中学生该怎么做
宣传;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例题:PPE怪圈(见右图)是指贫困
(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
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
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
“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
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一些发展
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常
被用作解释导致这些地区贫困原因的一
种理论模式。
(1)你觉得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PPE怪圈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消除PPE怪圈现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人口发展方面 ②在资源利用方面 ③在环境保护方面
(1)人口增长过快。 因为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是造成贫困和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
(2)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利用与保护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 ③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强“立法”,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十、知道现代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看不见的手: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2、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十一、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大力开展贸易活动,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各地都能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具有的重要的意义(P118)
十二、知道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者权利(P133)
自主选择权、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消费观:精打细算,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费;环保消费;注意节俭;注重积极向上的精神消费。(思品P98)
十三、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要有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2、维权“之路”(P120)
与经营者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部门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四、了解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及其作用
1、欧盟:是当今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欧洲联盟在国际舞台上努力用一个声音说话,它的崛起有利于世界走向多极化。
2、世界贸易组织(P158)
(1)特点 : “经济联合国”
(2)作用: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序进行。
(3)中国与WTO
2001年12月11日入世,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联合国(P155)
在制定国际关系准则方面,联合国最具广泛性、权威性。
(1)成立时间、宗旨、原则
时间:1945年10月24日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等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为联合国的筹建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结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作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和平主题);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发展主题)。
十五、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保持、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1、文化的多样性
(1)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2)文化的多样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文化的隔绝、对立和冲突;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全人类文化财富的来源,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P164)
(3)全球化的过程,一定是不同文化共同生存、共享文化成就的过程。
(4)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与融合,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领会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独有的文化不仅是本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而且也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
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需要当代人倍加珍惜和爱护。世界遗产在中国,既是中国的幸运和责任,也是世界的幸运和责任。
(2)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在经济全球化之中,我们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挑战。
生活
贫困
人口
增长
环境
退化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