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八上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的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2.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50kg
B.教室门的高度约是6m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D.一名中学生行走的速度约是10m/s
3.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mg的是( )
A.一只足球的质量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
C.一个学生的质量 D.一头大象的质量
4.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
A.74g B.70g C.66g D.78g
5.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6.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7.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9.甲、乙实心球体积相同,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分别放的3个甲球和2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组成甲球、乙球的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2:3 B.3:2 C.1:1 D.无法确定
10.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 )
A.5m3 B.0.5m3 C.0.05m3 D.0.005m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质量 ,体积 ,密度 。
1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45 ,身高大约为165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5.2 ,人步行速度大约4 。
13.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所生的蛋只有0.35g,合 mg;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合 g/cm3。
14.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15.某同学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 ;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 或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实验中,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调节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这时要将横梁右端的 向 (选“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在 。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里加若干砝码后,指针位置仍如图(a)所示,则此时应 ,直到横梁再次平衡,若右盘中有砝码50克,5克的各1个,10克的2个,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克。砝码中有因长久使用而磨损的,那么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选“大于”或“小于”)测量值。
17.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8.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重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两个同学对此发表看法:甲说球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乙说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2019年人教八上物理《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的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分析】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A、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B、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C、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
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D、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50kg
B.教室门的高度约是6m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D.一名中学生行走的速度约是10m/s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左右,在一斤(0.5kg)以下,绝达不到50kg;故A错误;
B、教室门的高度比成年人的身高要大一些,在2m左右,绝达不到6m;故B错误;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符合实际情况;故C正确;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下面的质量最接近5×107mg的是( )
A.一只足球的质量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
C.一个学生的质量 D.一头大象的质量
【分析】应该先将题中的质量单位毫克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kg,然后再和题中的物体质量进行比对。
【解答】解:5×107mg=5×104g=50kg
A、一只足球的质量大约是440g左右,
B、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约是3kg左右,
C、一个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
D,一头大象的质量接近6t。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以及对物体质量是否有一定的了解。
4.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
A.74g B.70g C.66g D.78g
【分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无论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如何,当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时,一定是:
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右盘里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20g﹣4g=66g。
故选:C。
【点评】正确操作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当物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时,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同样能计算物体的质量。
注意:无论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如何,当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时,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右盘里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5.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分析】天平使用之前首先要进行调平,方法是: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2)调节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天平平衡;
(3)如指针往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向右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旋、右偏左旋”。
【解答】解:题干图中,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盘比较重,因此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读盘的中央为止。
故选:C。
【点评】天平平衡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一样大;二是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调平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实现,称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实现的。
6.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分析】测一粒米最大的难度在于,米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因此,直接测量是无法准确读数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最常用的是累积法。
【解答】解:A、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所以符合题意;
B、一粒米与铁块一块儿测,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所以不合题意;
C、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所以不合题意;
D、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累积法是测量微小量时一种常用的方法,它不仅适用于测质量,也可以用于测长度等其它物理量。
7.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是不随物体形状、状态和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质量也变化,质量变化,重力也会变化,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但密度不随质量而变化,同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
【解答】解: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由于瓶内所含的水减少,质量、体积都会变小,但密度不变。
故选:A。
【点评】本题对质量、密度特性进行了考查,要注意影响它们的因素。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分析】(1)首先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图示分析解答,对AB做出判断;
(2)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度,然后求出两者的密度之比,进而对CD做出判断。
【解答】解: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
A、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当m甲=20kg时,V甲=4m3;当m乙=10kg时,V乙=8m3,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ρ甲===5kg/m3;ρ乙===1.25kg/m3,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kg/m3:1.25kg/m3=4: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9.甲、乙实心球体积相同,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分别放的3个甲球和2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组成甲球、乙球的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2:3 B.3:2 C.1:1 D.无法确定
【分析】天平平衡,说明3个甲球的质量等于2个乙球的质量,甲球和乙球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得出甲乙密度之比。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3m甲=2m乙,
∵V甲=V乙,
∴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和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天平平衡等于甲乙两球的质量关系。
10.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最接近哪一个值?( )
A.5m3 B.0.5m3 C.0.05m3 D.0.005m3
【分析】首先估计出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再用公式ρ=算出中学生的体积。
【解答】解: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密度ρ=1.0×103kg/m3,
∵ρ=
∴中学生的体积:
V===0.05m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体积的计算,会估测身边人和物的质量,并熟练应用密度的计算式及其变形公式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小 ,密度 变大 。
【分析】由球被踩瘪,我们首先可以判断出乒乓球的体积减小了,即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了;然后根据没有破裂和质量的定义判断出球内气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最后根据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判断出球内气体密度、压强变化情况。
【解答】解:当球被踩瘪时,球没有破裂,因此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变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体积、密度的理解,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45 kg ,身高大约为165 cm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5.2 mm ,人步行速度大约4 km/h 。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根据对生活实际的了解,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100斤左右,因此为45kg符合实际;
(2)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6m左右,即160cm左右,填165cm符合实际;
(3)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cm左右,即180mm左右,填185.2mm符合实际;
(4)人步行速度大约1m/s左右,1m/s=3.6km/h,填4km/h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kg;cm;mm;km/h。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13.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所生的蛋只有0.35g,合 350 mg;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合 7.9 g/cm3。
【分析】(1)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06g=109mg=1012μg;
(2)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kg/m3。
【解答】解:(1)0.35g=0.35×103mg=350mg;
(2)因为1g/cm3=103kg/m3;故7.9×103 kg/m3=7.9g/cm3;
故答案为:(1)350;(2)7.9。
【点评】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14.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 天平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量筒(或量杯) 。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的测量实验室中采用的是天平;
(2)液体具有流动性,其体积不能直接测量,因此通过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
【解答】解: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量筒(或量杯)是测量液体或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工具。
故答案为:天平;量筒(或量杯)。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用途,属于识记性内容,基础知识的考查,记住即可。
15.某同学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 增加砝码 或 向右移动游码 。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在使用时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或移动游码使之平衡,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解答】解:使用前,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或者向右移动游码。
故答案为: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增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基本使用规则,注意平衡螺母只有在调平时使用,使用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实验中,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 游码 调节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这时要将横梁右端的 平衡螺母 向 右 (选“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在 分度盘中间 。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里加若干砝码后,指针位置仍如图(a)所示,则此时应 向右移动游码 ,直到横梁再次平衡,若右盘中有砝码50克,5克的各1个,10克的2个,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78.4 克。砝码中有因长久使用而磨损的,那么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 小于 (选“大于”或“小于”)测量值。
【分析】(1)正确使用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2)在使用天平测量的过程中,不能再使用平衡螺母,应该用游码或砝码调平;
(3)磨损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而小于砝码上所标的示数。
【解答】解: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实验中,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调节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这时要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直到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若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里加若干砝码后,指针位置仍如图(a)所示,则此时不能再使用平衡螺母,应 用游码调平,即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再次平衡,若右盘中有砝码50克,5克的各1个,10克的2个,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50g+20g+5g+3.4g=78.4g;
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故答案为:游码;平衡螺母;右;分度盘中间;向右移动游码;78.4;小于。
【点评】正确调节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读出质量是多少;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
17.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如图,错误的操作是: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
故答案为: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点评】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要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8.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重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两个同学对此发表看法:甲说球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乙说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
【解答】解:乙的说法正确,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乒乓球球恢复原状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答:乙的说法正确,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