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7 22: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2018年4月,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袭击,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联合国大会上据理力争,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劣迹斑斑。但他发言一开始,美英代表就已经离席。他最终无力挽救国家被袭击的局面。
历史在重演,世界需要什么?
签订《马关条约》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
近代外交的特点:屈辱、不平等、不独立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捍卫和平的力量最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
礼之用,和为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能力目标
通过相关史实灵活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素养目标
感受新中国的外交智慧,理解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
一、艰难起步,以和立国
建国初期,中国国内形势怎样?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落后,百废待兴。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仅从1946年3月至6月,美国海军就帮助国民党运送了8个军到东北和华北,并通过一系列军事物资为国民党输血打气,使蒋介石得以在6月底挑起全面内战……
——郑晓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产生和转变》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鸡蛋碰石头? or 与邻和睦
坚持独立自主,实质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根据自身利益和国情所选定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内外政策,坚持由自己解决内部事务,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曾说:……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需要和平,时间越长对人民越有利。
——刘华秋《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上述材料反映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中国
世界
积极
主动
打破美国封锁
二、力挽狂澜,以和发展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缅甸总理吴努
建交国家数量
·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毛泽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
互利
和平共处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
侵犯
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进一步: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缅发表联合声明,成为中印、中缅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大象和羔羊怎样共处?
2013年6月,菲律宾单方面成立了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还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假如你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请你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一份简短声明,给予菲律宾的错误行径以强有力的回击!!
温馨提示:有理有据,史论结合
相关史事:
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迟至元代,南沙群岛已归中国管辖。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大量详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角色扮演】
亚非会议
意义
会议特点:
第一次没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参加国家:29个亚非发展中国家
1955年
印度尼西亚 万隆
1.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会前中国包租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离香港后爆炸坠毁。机上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等11名乘客不幸遇难。事后经调查,这是台湾特务机关针对万隆会议,以周恩来为目标制造的一起政治谋杀事件。所幸周恩来由于应邀与缅甸、印度和埃及总理会晤,而未搭乘这一航班。
2.美国阴谋
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美国的意图是,即使不能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也要给会议制造种种难题使其“分裂而瓦解”。
3. 中国的困扰
在参加会议的29个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同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有很多国家并不了解中国。
4. 美国官员假扮记者搅局
美国无资格参会,却派出了近70人组成的“记者团”。其中有许多人昨天还是国会议员、国务院官员,当天却摇身一变成了记者。
参加会议前的千难万阻
发言代表国:
伊拉克
菲律宾
泰国
中国
情景再现
会议后各国代表纷纷请周恩来签名留念
万隆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在艾森豪威尔政府看来,这个会议标志着中立国家当中出现“左倾”的动向,国务卿杜勒斯曾一度考虑由美国发起一个“反向的万隆”会议,让倾向西方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其中占上风……在莫斯科,赫鲁晓夫的很多主要助手担心,第三世界领导人正在国际上独立地组织起来,这种情况如果过头,就可能使苏联与当地的共产党更难赢得影响力。 ——文安立《全球冷战》
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你能说说五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么?
民族的独立
国力的增强
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外交家的智慧
……
三、展望未来,
以和共建世界
世界和平与国家实力是分不开的。不运用国家实力,任何外交政策目标……都无法实现。——美 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名副其实的国家是没有朋友的,有的只是利益。
——法 戴高乐:《纽约时报杂志》
外交政策必须以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为基础。换句话说,我们是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去观察世界的。 ——印·甘地:《自述》
在考虑国际问题的时候,不陷于眼前或过去的仇怨,思索即将到来的新世界的性质,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标志。 ——美 尼克松:《领导人》
从名言看影响外交政策因素
综合国力
国家利益
国际环境
国家性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和为贵
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
①发展中国家;②经济发达国家;③弱小落后国家;④资本主义强国;⑤中国和日本; ⑥大陆和台湾;⑦中国和印度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背景
C
小试牛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A.反对美苏争霸
B.开展全方位外交
C.倡导求同存异
D.重组大国关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