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①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知道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②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时间及完成标志。
③知道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发展
1.背景: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2.表现
(1)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____,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2)宋朝时,__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3)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__。
(4)到南宋后期,__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____________兴起。
2.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________。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__________。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
都市
海外
贸易
最大的是________和杭州;出现了早市和________;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__
商港
广州、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范围
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东海岸
政策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
产生
北宋前期,________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新知小结
巧学妙记
图示助记
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常 考 拓 展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3)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4)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2.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1)宋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3)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北方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这就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考 试 易 错
1.《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开封商业的繁荣。
2.北宋时出现的纸币是“交子”,南宋时出现的纸币是“会子”。
3.宋朝时期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4.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说明了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5.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东晋南朝时期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整个五代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期中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2.2018·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月考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苏州、湖北 B.苏州、湖南
C.江苏、两湖 D.太湖流域
3.2018·南宁三美月考 现在进口的泰国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其实宋朝就引进了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引进于( )
A.泰国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4.2018·南宁新民中学期中 宋朝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玉米
5.北宋时,因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6.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该是( )
A.《送子天王图》 B.《货郎图》
C.《清明上河图》 D.《耕获图》
7.2018·南宁市十四中月考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2018·南宁三美月考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9.2018·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期中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意思是( )
A.皇帝迁都南方 B.南方社会稳定
C.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D.北方支援南方
10.2018·南宁新民中学期中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如果要你为该展厅取名字的话,最合适的应该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
11.2018·南宁三美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广州、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
(2)请将材料二缺少的内容写在下面。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要点梳理】
一 2.占城稻 水稻 太湖 茶树 棉花
二 1.棉纺织业
2.景德镇
3.广州 泉州 明州 船坞 指南针
三 开封 夜市 草市
泉州 阿拉伯半岛 非洲 市舶司
四川 交子
【课时作业精练】
1.D 2.D 3.D 4.B
5.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6.C 7.C
8.B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分析可知,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仗东南供给,这说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根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故选B。
9.C
10.A [解析] 注意识读图片,可以看出宋代商业发展,出现纸币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繁华景象的作品,市舶司遗址说明这一时期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故选A。
11.(1)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能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2)市舶司;泉州。
(3)海外贸易获利丰厚;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因而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