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目标】
①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朝大都繁华的都市生活,了解它们的文化娱乐情况。
②掌握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宋代诗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朝杂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及其成就。
【知识梳理】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都市:北宋时的________、南宋时的________、元朝时的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市民: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3.娱乐场所
(1)瓦子: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2)勾栏: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戏剧表演: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5.传统节日:宋朝时,春节、________节、________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地位: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代表人物
①苏轼:________文学家,词风豪迈而飘逸。
②__________: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③辛弃疾:________(朝代)人,词风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2.元曲
(1)分类:元曲包括________、杂剧和南戏等。
(2)特点: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3)代表
①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________、郑光祖、白朴。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________(朝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共13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与司马迁的《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新知小结
巧学妙记
数字助记
一个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一部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两种文学形式:宋词、元曲。
三个著名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三位杰出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
多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常 考 拓 展
1.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文学艺术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苏轼与辛弃疾的词的异同
(1)相同之处:①风格相同。苏轼开创豪放风格,辛弃疾将豪放风格发扬光大。②情感相同。他们的词大都内容广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壮志豪情。
(2)不同之处:苏轼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而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考 试 易 错)
1.瓦子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2.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曲成为元朝文学的主流,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不包括(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长安
2.两宋时期经济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开封 B.东京 C.广州 D.临安
3.2018·南宁市十四中月考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来到的地方是( )
A.临安“夜市” B.开封“瓦子”
C.长安“坊” D.长安“市”
4.2018·南宁三美期中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宋代时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是( )
A.元旦 B.元宵节
C.清明节 D.中秋节
6.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诗 B.词
C.曲 D.小说
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陆游 C.辛弃疾 D.李清照
8.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
9.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10.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 )
A.中华文化的弘扬 B.祖国山河的统一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11.宋元时期,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2.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B.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C.关汉卿是著名杂剧作家
D.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宵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要点梳理】
一 1.开封 临安 大都
4.杂剧
5.元宵 中秋
二 1.北宋 李清照 南宋
2.散曲 关汉卿 马致远
三 北宋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史记
【课时作业精练】
1.D 2.D 3.B 4.B 5.A 6.B 7.D
8.A 9.A 10.B 11.D 12.B
13.(1)河南开封。
(2)北宋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瓦子中商业活动丰富多彩。
(3)勾栏。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
(4)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