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2018-2019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訾詈.lì
潭柘.寺 tuò
涸辙之鲋.fù
前倨.后恭 jù
B.勖.勉 xù
潜.意识 qián
蓊.蓊.郁郁 wěng
卓.绝之士 zhuō
C.祈.祷 qǐ
梵.婀玲 fàn
旁稽.博采 jī
无济.于事 jì
D.混.沌 hùn
瞭.望哨 liào
相形见绌.chù
岌.岌可危 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A.肆业
砥砺
开诚布公
责无旁贷
B.绿洲
斑驳
销声匿迹
汗流夹背
C.造诣
葳蕤
锋芒必露
浅尝辄止
D.冶游
攀援
道貌岸然
急不暇择
3、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了整个地区, 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②本人昨天下午在 32 路公交车上遗失一张电脑提货单,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
400 元,决不 。
③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分析人士认为储备货币地位若要能
,需要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国债市场,以吸引海外投资者。
A.征询 失言 名不虚传 B.垂询 食言 名不虚传 C.征询 食言 名副其实 D.垂询 失言 名副其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 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B. 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 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 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 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是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提出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这一原则在其代 表作《巴黎圣母院》中有集中体现。
B.巴金的作品《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把以充满朝气的叛逆者觉新为代表的 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作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
C.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其中《孔雀东 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
D.朱自清和郁达夫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前者的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春》等, 后者的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结发同枕席”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发。“六合正相应”中“六合” 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合适。
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 角”指少年时代。我们日常所说的“豆蔻年华”指的是男孩女孩十三四的时候。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即农 历十六。
D.“修禊事也”,“禊事”是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 消灾。
7、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 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是“不离不弃,仙寿恒昌”。薛宝钗金锁上錾 刻的字是“莫失莫忘,芳龄永继”。铭文相对应,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的依据。 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如第四回就通 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 会背景。
D.《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宝玉的好友秦钟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 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8、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 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 强 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9、对下列语句中通假字的数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匪来贸丝
②有怠而欲出者
③箱帘六七十
④歌窈窕之章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
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⑦悟言一室之内
⑧夫孰异道而相安
A.5 个
B.6 个
C.7 个
D.8 个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列坐其次.(旁边)
无物以相.之(帮助)
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
B.绕树三匝.(圈)
感君区.区.怀(愚拙)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C.盖音谬.矣(错误)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昼夜勤作.息.(劳作和休息)
D.体无咎.言(责怪)
夫夷.以近(平坦)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1、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分组正确的一组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所以游.目骋怀 ③一.死生为虚诞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⑧群贤.毕至 ⑨顺流而东.也
A.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 B.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⑨/⑧ D.①⑧/②⑨/③④⑤/⑥⑦
12、下列各项从特殊句式角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高余冠之岌岌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不吾知其亦已兮
C.为仲卿母所遣
府吏见丁宁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步余马于兰皋兮
此余之所得也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3、下列各组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保持清白为正道献身,本来是前代圣贤所推崇的。
B.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翻译:纵使时代变了,世道不同了,产生感慨的原因,大概是一致的。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翻译:正当他攻破荆州,到达江陵,顺流向东进军。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采取的缘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2 分)
诸君简画记 毛先舒
杭之中,稍东曰丰乐桥,桥稍东曰古橘园,故宋之橘苑也。苑废久,种橘已尽,惟有 古银杏两株,盘轮扶疏,疑为宋故物云。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君简少好画。又学篆刻,喜何震、陈琮刀镌,时时见古法。然不 甚自贵.爱,独深爱画。尝自称先君子博学游艺,尤喜翰墨。与华亭董宗伯其昌、赵文学左 为密交。自其为童子时旁侍, 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苍秀淡沲,董称最工;空濛潇 瑟,赵为之冠。两公分间,互相放写,终不能自掩其.真也。君简既好画,日取两公画及诸 家所作玩之,久而融然,化裁臻微。予间问君简:“子此画法谁氏?”君简笑曰:“吾且 忘吾手,安知谁法?”予闻而憆然,不复知所问矣。大体得法于古人,不必以甚似为工。 萧远疏逸,绝蹊径矣。
君简先世多显官。 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 。至君简而日贫。君简不知贫,惟日弄笔墨 自娱。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然持钱来者甚少;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或持钱赠君简,
君简便受之。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坐待所与密者过,引壶斟酌,醉而后已。君简 交不滥不黩,游好三四人,周旋久之.,义亦弥笃。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 ;画不为售,非艺者也;交不干上,非为名者也。吾于君
简,不知所以名之 。虽然,岂其无得于中而能若是与?岁既暮,银杏叶方落矣,不知近客 来亦多遗.钱否?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1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不甚自贵.爱 贵:珍贵 B. 客过.索画,君简即与画 过:拜访 C. 午突.无烟,君简得钱即酤酒 突:烟囱 D. 不知近客来亦多遗.钱否 遗:赠送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园有主为.诸君君简 君简亦耻役手为.金钱 B. 终不能自掩其.真也 其.孰能讥之乎
C. 周旋久之.,义亦弥笃 纵一苇之.所如
D. 吾当过与君简坐枯树而.饮 抱明月而.长终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观两公用笔墨,挥写入妙 观看两位先生作画,挥笔创作达到了神妙境界 B. 尊君伯茂公,豪贤多资 君简的父亲伯茂公,有很多豪贤资助他
C. 室处委巷,起居于于尔
君简的家在陋巷中,他却生活得悠然自得 D. 夫君简身不习宦,非逃者也 君简不学习做官的本领,但也不是避世者
17.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吾于君简,不知所以名之。
18.文章第二段写了诸君简学画的过程,请用三个四字词语依次加以概括。(3 分)
三、诗歌鉴赏(5 分)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前两句写“我”坐在溪边,看到前山乌云骤雨,而自己所在处阳光灿烂。 B. 第三句中的“我”大吃一惊,因为滚滚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自己头上。 C. 第四句写天色渐晚,再加上前山黑云笼罩,人们无奈只好点起火把照明。 D. 这首诗生动写出了夏雨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的特点,富有生活情趣。
E. 诗人通过“坐看”“忽惊”动作神态的变化,写出了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的特 点。
20.请赏析一二句中“衔”和“喷”字的表达效果。(3 分)
四(5 分)
21、默写
(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王羲之《兰亭集序》)
(4)苏轼 《赤壁赋》中“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 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3 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此时,我的目光娴静。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
应。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 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 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 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 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上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 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 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了寒冰的高度。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 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 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做“针尖大的眼,簸
箕大的风”。何况还要穿过一条条巷子呢?尽管屋与屋之间的巷子仅一步之遥。我连围巾 也没有,所以每次路过巷子,都把脖子缩得紧紧的。可风还是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 直到我的胸膛。风如刀。我不知两只耳朵是不是被风割了去。用手一捂,还在。连忙收回 手,用嘴呵一口热气。寒冷叫我顾此失彼。手都顾不上,耳朵管它呢!
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
《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 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看到中间,便招 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 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 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 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 分。
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
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 ……端 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
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
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
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 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 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 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寒冷还会来的。
2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围绕线索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4 分)
23.赏析画线句。(4 分)
24.结合全文,探究文末“寒冷还会回来”这句话的丰富意蕴。(4 分) 六、作文(40 分)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 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 “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 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 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 加瓦。
请以“我奋斗,我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讲述上面材料某一代 人中的他或他们的故事。
要求:可实写,可想象。故事完整,描写合理。
1、D
A 潭柘寺 B 不可估量 C 祈祷
2、D
参考答案
A 肄业 B 汗流浃背 C 锋芒毕露
3、C
①句,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征询:征求意见。此 是说 人大代表向各行各业人征求意见,选用词语“征询”。②句,“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 说的话。“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此句是失主说谁如果能把自己弄丢的一张电脑提 货单送回,自己将给 400 元感谢金,一定不失信。选用词语“食言”。③名不虚传:传出 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声或称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此句 是说人民币被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想要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名号与储备 货币实际一致,需要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国债市场吸引海外投资者,选用成语“名副其 实”。
4、C A 项,语句杂糅。B 项,成分残缺,“取消”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国内销 售”后加“的政策”。D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5、D
A. 法国 B. 觉慧 C. 叙事诗
6、B.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孩十三四的时候。
7、C A 项,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B 项,通灵宝玉上的 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上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D 项,话是贾宝 玉说的。
8、A
9、A
A. 列坐其次.(旁边)
B. 绕树三匝.(圈)
C. 盖音谬.矣(错误)
D. 体无咎.言(责怪)
无物以相.之(帮助)
感君区.区.怀(愚拙)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夫夷.以近(平坦)
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昼夜勤作.息.(劳作和休息)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0、C
A. 其:而其.见愈奇
其.孰能讥之乎
则其.至又加少矣
B. 以:夫夷以近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之:纵一苇之.所如
固一世之.雄也
遂与之.俱出
D. 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B
12、B
A. 客有吹洞箫者
高余冠之岌岌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不吾知其亦已兮
C. 为仲卿母所遣
府吏见丁宁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此余之所得也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3、A
A.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翻译:保持清白为正道献身,本来是前代圣贤所推崇的。 B.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翻译:纵使时代变了,世道不同了,产生感慨的原因,大概是一致的。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翻译:正当他攻破荆州,到达江陵,顺流向东进军。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采取的缘故。
文言文
14、A
15、D A,“为”是/为了; B,“其”代词/难道; C,“之”时间名词后的助词/到;
D,“而”连词,表修饰。
16、B
17、对.于.诸君简,我不知道用.什.么.称.呼.他。
18、
①耳濡目染,玩味钻研,融会贯通
②玩味钻研,融会贯通,臻于佳境
③认真研习,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参考译文:
杭州城中,稍向东有个丰乐桥,丰乐桥稍向东有个地方叫古橘园,是从前宋朝时的橘 苑。古橘苑废弃已久,当初所种的橘树都已不见,只有两株古银杏,粗壮茂盛,怀疑是宋 朝时的旧物。
橘园现在的主人是诸君简。诸君简从小喜欢画画。又学习了篆刻,喜爱何震、陈琮的
刀刻作品,从他的篆刻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出古人的手法。但是他不太看重自己的篆刻作 品,只是深爱画画。他自己曾说他过世的父亲广泛地学习过各种技艺,尤其喜爱书画。他 父亲和华亭县的董其昌、赵左是好友。诸君简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在旁边陪侍,观看两位 先生作画,挥笔创作达到了神妙境界。苍劲俊秀、淡雅明净,董其昌最为出色;缥缈迷 蒙、潇瑟静寂,赵左位居第一。董、赵二人互相模仿对方的书画布局特点,最终都不能掩 盖自己的艺术风格。诸君简爱上画画以后,每天拿两位先生的画作和各位名家的作品来赏 玩研究,博采众长,时间长了便融会贯通,变化裁节达到了最佳境界。我私下问诸君简 “你这画效法的是哪一家?”诸君简笑道:“我快要忘记是我的手画的了,还怎么知道效 法的是谁呢?”我听了以后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再问些什么。诸君简大体上是向古人学习
绘画方法,但能以和古人不尽相似为最高目标。他与套路隔绝,形成了萧远疏逸的画作风
格。
诸君简的先辈中有许多地位显赫的官员。诸君简的父亲伯茂公,豪爽贤能,广有财 富。到了诸君简这一代,家里日渐贫穷。诸君简不理会家贫,只是整天地写字作画,自娱 自乐。有客人来拜访求画,诸君简就把画送给他,但是带钱来求画的人特别少;诸君简又 耻于为了金钱而使自己成为杂役。有人拿来钱赠与诸君简,诸君简就接受这些钱。午饭时 无米下炊,诸君简一旦有了钱就去买酒,坐等交往亲密的朋友来访,举杯畅饮,喝醉才罢 休。诸君简交朋友不贪多、不随便,专心交好的只有三、四人,交往久了,情义也越发深 厚。他的家在僻陋小巷中,他却生活得悠然自得。
君简不学习做官的本领,但也不是避世者;画画不是为了售卖,但也不是纯粹的从艺 者;交往上不追求接触上层人物,但也不是为了求得清高的名声。我对于诸君简,不知道 用什么名号称呼他。虽然这样,难道不是他心中有所得才能做到像这样的吗?时值岁暮, 银杏树叶正在凋落,不知道近来到访的客人是不是给君简多送了些钱?我应当去拜访君 简,和他坐在枯树下对饮。
诗歌
19、C C 项,分析错误,应是写“我”吃惊之后,却意外地发现:前山映照着一抹夕阳 的余晖。
20、拟人 衔,含着。“衔”字将黑云化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雨从云生的景象。喷, 喷洒。“喷”,写出了雨的力度,给人一种猛烈浇注的感觉。
21、略
散文
22、文章以“寒冷”为线索,(1 分) 先点出“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生活现实;(1 分) 引出下文回忆寒冷带给“我”刻骨铭心的疼痛以及由此产生的亢奋;(1 分) 最后由气候变暖生活条件变好但孩子却还在喊冷与昔日对比,表现出对意志弱化、生命品 格下降的深切忧虑。(1 分)
23、①作者通过回忆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围着火堆,炖肉煮菜的生活细节,加上“暖 手”“香喷喷”等触觉、嗅觉角度表现出寒冷冬季中的温暖、幸福感受。②用门外的大雪 与困境中的温暖生活 对比 ,突出这种生活的幸福感,带给作者精神的满足和回味的幸福, 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两个手法,内容概括,情感各一分)
24、“寒冷还会回来的”中“寒冷”既喻指生活中的痛苦和磨难,也可以喻指回避磨难后 遭遇的困境。(2 分)这句话传达出作者的深刻思考:痛苦、磨难是无法回避的,经历磨 难是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拒绝痛苦、磨难将产生严重的后果。这句话既饱含着作者对贪 图安逸生活的现实社会的忧虑,又是对人们重视磨难的期盼和呼吁。(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