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8 13: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4分)
1.看拼音,写词语。
b?ng xìng    
máng lù    
rì kòu    
qī chá    
yú ?r    
jù pà    
huá qiáo    
féng rèn    
2.辨字组词。
窃     班     芬     墟    
窍     版     吩     虚    
3.关联词填空。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是……而是
(1)   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2)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3)鲸   鱼,   哺乳动物。
(4)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20分)
4.(4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位著名的学者   的对话,他提出了要培养   贯通、   贯通,   贯通的21世纪的人才。
5.(4分)《鲸》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从鲸的   、   、   和   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6.(6分)《落花生》一文的作者   ,曾经以   作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   、   、   三个方面的内容,由落花生领悟到   这一做人的道理。
7.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彩极了”是   的爱,糟糕透了是   的爱。
8.(1分)非淡泊无以明志,   。
9.(3分)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   ,首都设在   ,新中国的国旗是   。
三、句子大练兵。
10.《梅花魂》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11.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改为“被”字句)
   
1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缩句)
   
13.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改为比喻句)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4.(6分)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物品。可以从物品的外观、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还可以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要求:语言简练,不超过50字。
   。
五、阅读与习作。(共2小题,满分42分)
15.(17分)阅读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给多音字组词。
为 wéi     wèi    
行 xíng     hánɡ    
(2)从文中选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考虑     赞赏     忽略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读书顺序 读书方法
首先    
然后    
最后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5)选文选自于课文   ,作者把一本喜欢的书比作朋友、故地、家。
你觉得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16.(25分)习作。
当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少于350字。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4分)
1.看拼音,写词语。
b?ng xìng  秉性 
máng lù  忙碌 
rì kòu  日寇 
qī chá  沏茶 
yú ?r  鱼饵 
jù pà  惧怕 
huá qiáo  华侨 
féng rèn  缝纫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秉性 忙碌 日寇 沏茶 鱼饵 惧怕 华侨 缝纫
【点评】考查字音、字形。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要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辨字组词。
窃  偷窃  班  班级  芬  芬芳  墟  废墟 
窍  窍门  版  出版  吩  吩咐  虚  虚心 
【分析】考查了形近字组词,组词能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运用词汇,还能培养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组词练习有以下几种:辐射式:这是以某个生字为词头。和其它汉字组成双音节词。 辐凑式:这是以某个生字为词尾,和其它汉字组词”,即是运用汉语语素构词。语素和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语法单位。
【解答】组词,注意了解字义和辨清字形,可放在词语中结合词义来进行。“吩”和口有关,组词“吩咐”;“墟”和土有关,组词“废墟”。
故答案为:
偷窃 班级 芬芳 废墟 窍门 出版 吩咐 虚心
【点评】有些语素组词能力很强,可启发学生用该语素组词。但要注意的是,应选择与学生的词语水平相符的组词语素,以便使练习能顺利进行。
3.关联词填空。
尽管……还是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是……而是
(1) 尽管 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还是 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2) 虽然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但是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3)鲸 不是 鱼, 而是 哺乳动物。
(4)小时候,我 无论 对什么花 都 不懂得欣赏。
【分析】考查了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语填空”学习方法: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及与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解答】(1)“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与“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意思上有转折,根据语义应选“尽管……还是……”。
(2)“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与“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意思上发生了转折,根据语义应选“虽然……但是……”。
(3)“鱼”与“哺乳动物”之间是并列关系,根据语义应选“不是……而是……”。
(4)“对什么花”表示条件,“不懂得欣赏”表示结果,根据语义应选“无论……都……”。
故答案为:
(1)尽管……还是……;(2)虽然……但是……;(3)不是……而是……;(4)无论……都……。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要正确运用关联词,明确关联词的转折、递进、假设、因果的各种关系。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20分)
4.(4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位著名的学者 季羡林 的对话,他提出了要培养 中西 贯通、 古今 贯通, 文理 贯通的21世纪的人才。
【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能力。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解答】结合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相关句子: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季羡林 中西 古今 文理
【点评】注意抓住课文相关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分析填空。
5.(4分)《鲸》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从鲸的 形体特点 、 进化过程 、 种类 和 生活习性 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分析】《鲸》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解答】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故答案为:
形体特点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点评】考查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
6.(6分)《落花生》一文的作者 许地山 ,曾经以 落华生 作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花生品格的人。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 种花生 、 收花生 、 议花生 三个方面的内容,由落花生领悟到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一做人的道理。
【分析】《落花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解答】《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笔名落华生,作家、文学家、教授,学者生卒: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简》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来写,借物喻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故答案为:
许地山 落华生 种花生 收花生 议花生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点评】注意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了解作者的同时,注意读懂课文。
7.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精彩极了”是 慈祥 的爱,糟糕透了是 严厉 的爱。
【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博格。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文章的作者巴迪在童年的时候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却得到了父亲和母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解答】结合课文内容,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使我不走向歧途。
故答案为:
慈祥 严厉
【点评】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8.(1分)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分析】考查了诗词的默写,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的到。
【解答】《诫子书》是诸葛亮所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故答案为:
非宁静无以致远
【点评】诗句默写中需要注意的七点:①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②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③要注重同音异义词;④要关注同义异形词;⑤要留意具体语境;⑥要留心语句顺序;⑦要注意语句出处。
9.(3分)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 1949年10月1日 ,首都设在 北京 ,新中国的国旗是 五星红旗 。
【分析】《中国人站起来了》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主体。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从此中国的历史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阶级结构和社会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解答】考查了课文的知识的拓展,注意结合收集的资料来做题。
故答案为:
1949年10月1日 北京 五星红旗
【点评】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
三、句子大练兵。
10.《梅花魂》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我对《梅花魂》这篇课文很感兴趣。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语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解答】逻辑错误,改为“我对《梅花魂》这篇课文很感兴趣。
故答案为:
我对《梅花魂》这篇课文很感兴趣。
【点评】病句修改是常见的语文题目,高年级接触的病句越来越多,类型比较复杂,要掌握十种病句类型的解释和修改。
11.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改为“被”字句)
 园内能拿走的东西被他们统统掠走。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考查了改为“被”字句,句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即:园内能拿走的东西被他们统统掠走。
故答案为:
园内能拿走的东西被他们统统掠走。
【点评】“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1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缩句)
 语调发出声音。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有人称的改写,有标点的改变,有词语的改动,注意根据句式,结合相应的改法,进行做题分析。要求句子的意思不变。
【解答】考查了缩句,去掉枝叶,抓住主干,缩到最简,“的”前的修饰词去掉,即:语调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
语调发出声音。
【点评】缩句练习时要保持句子完整,留住句子中的“着、了”。不改变句子原意。其他的修饰成分应去掉,抓住干,去枝叶。缩句缩到最简。其基本形式是“谁,干什么”。
13.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改为比喻句)
 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像喷泉一样的水柱。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比喻句,就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故应改为: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像喷泉一样的水柱。
故答案为:
从鼻孔里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像喷泉一样的水柱。
【点评】改为比喻句,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比喻词,此句把“大雁南飞”的样子比作“省略号”,造句时,也要注意这种形式,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14.(6分)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物品。可以从物品的外观、用途、使用方法等方面介绍,还可以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要求:语言简练,不超过50字。
 这是一个颜色鲜艳,造型新颖的储蓄罐,有20厘米高,能存钱,也提醒我们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从而改掉了吃零食的坏习惯。 。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注意结合给出的要求,推销一种物品,注意写出这种物品的好处,语句简洁。
【解答】注意从物品的外观、作用等方面介绍,注意使用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这是一个颜色鲜艳,造型新颖的储蓄罐,有20厘米高,能存钱,也提醒我们把钱用在合适的地方,从而改掉了吃零食的坏习惯。
【点评】推销员,一般而言,就是各个行业的销售人员,这些人员负责商品的销售,就是把商品卖给客户、消费者。
五、阅读与习作。(共2小题,满分42分)
15.(17分)阅读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给多音字组词。
为 wéi  为人  wèi  因为 
行 xíng  行走  hánɡ  单行 
(2)从文中选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考虑  思考  赞赏  欣赏  忽略  忽视 
(3)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读书顺序 读书方法
首先  思考。 
然后  品味、再读。 
最后  会想象。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表示省略。 。
(5)选文选自于课文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作者把一本喜欢的书比作朋友、故地、家。
你觉得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一位良师益友 ,也是 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
【分析】语段选自《走遍天下书为侣》,《走遍天下书为侣》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课文中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作为开篇,引出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观点。在朴实的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作者“与书为侣”的读书情结;品尝到了作者在反复的读书中获取知识的惊喜和快乐;同时分享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为:wéi1.做,行,做事:~人。2.当做,认做:以~.3.变成:成~.wèi1.替,给:~民请命。2.表目的:~了。3.对,向:不足~外人道。
行:xíng走:步~.hánɡ行列,排:单~。
(2)考查了近义词。考虑:思考、探索问题,对出现的事情做出无声的推测推演及辩论,以便做出决定。与文中“思考”互为近义词。
赞赏:赞同,欣赏,钦佩。与文中“欣赏”互为近义词。
忽略:不理会,不重视。与文中“忽视”互为近义词。
(3)考查了句子筛选和总结能力。结合“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可知作者首先会思考,然后会品味、再读。最后会想象。
(4)考查了省略号的作用,“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作者所想象的内容,所以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省略。
(5)考查了语段出处。和仿写句子的能力。语段选自《走遍天下书为侣》。语段中作者把一本喜欢的书比作朋友、故地、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课文句子说说你觉得一本好书像什么,合理即可。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也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故答案为:
(1)为人 因为 行走 单行
(2)思考 欣赏 忽视
(3)思考。 品味、再读。 会想象。
(4)表示省略。
(5)《走遍天下书为侣》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点评】中高年级常见的题目类型,主要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只有通过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在熟读句子的基础上,反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熏陶教育自己。
16.(25分)习作。
当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少于350字。
 二十年后回故乡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身在外地的我想回到家乡去看看,搭上超高速地铁后,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发了个电子邮件,一是问候他们,二是告诉他们我要回来了,让他们做好准备。
下了地铁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高楼大厦到处都是,人人都带着高科技产品,有人身上带着清洁机器人,时时刻刻为我们清洁衣物,让我们变得整洁,干净。有人身上带着随时随地面包机,他虽然小巧,但却能随时随地变出美味的面包来给人充饥。周围的景色更是迷人,公园里鲜花盛开,机器人园丁在给他们浇水,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花的海洋。
突然,天上乌云密布,要下雨了,人们纷纷拿出雨伞,可是我惊奇地发现,和别人比,我的雨伞简直弱爆了,你看,有人在用高科技雨伞上网,还有人在听劲爆的摇滚乐,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在享受下雨的乐趣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到了家,家人们热烈的迎接我,并向我介绍自家的科技:草地漆,智能厨具,还有一种高科技的衣服合成器。这种衣服合成器可是很厉害的,先把破了的衣服放进去后,就可以自己进行设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衣服,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一种特制的杯子,喝完水后,饿了就可以吃掉它,不想吃他就把他扔到土里,它也会被分解成肥料,既能喝水,又能吃,还能做肥料,这可是一举三得啊……
从窗外望去,高大的柳树,粗壮的梧桐树,高高的挺拔在那儿,空气清新得不得了,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我的家乡了。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家乡的科技发达了,也越来越美了。 
【分析】本次作文为想象作文,当你长大以后,或许会离开家乡,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合理想象,写一篇习作,不少于350字。
【解答】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2、内容可想象故乡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想象合理,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二、思路点拨:
1、作文的内容范围很宽泛,可以写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但写作时要突出某一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2、展开想象,大胆构思,发挥想象,尽情畅想。想一想,未来的故乡,会达到一种怎样的程度;人们的衣食住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想象要有现实依据,合乎情理。
3、突显出与现在的状况的不同之处,思想健康,表述清楚。
4、语句通顺,用词恰当。

范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身在外地的我想回到家乡去看看,搭上超高速地铁后,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发了个电子邮件,一是问候他们,二是告诉他们我要回来了,让他们做好准备。
下了地铁后,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二十年后的家乡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高楼大厦到处都是,人人都带着高科技产品,有人身上带着清洁机器人,时时刻刻为我们清洁衣物,让我们变得整洁,干净。有人身上带着随时随地面包机,他虽然小巧,但却能随时随地变出美味的面包来给人充饥。周围的景色更是迷人,公园里鲜花盛开,机器人园丁在给他们浇水,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花的海洋。
突然,天上乌云密布,要下雨了,人们纷纷拿出雨伞,可是我惊奇地发现,和别人比,我的雨伞简直弱爆了,你看,有人在用高科技雨伞上网,还有人在听劲爆的摇滚乐,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在享受下雨的乐趣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到了家,家人们热烈的迎接我,并向我介绍自家的科技:草地漆,智能厨具,还有一种高科技的衣服合成器。这种衣服合成器可是很厉害的,先把破了的衣服放进去后,就可以自己进行设计,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衣服,真是一举两得。
还有一种特制的杯子,喝完水后,饿了就可以吃掉它,不想吃他就把他扔到土里,它也会被分解成肥料,既能喝水,又能吃,还能做肥料,这可是一举三得啊……
从窗外望去,高大的柳树,粗壮的梧桐树,高高的挺拔在那儿,空气清新得不得了,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我的家乡了。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家乡的科技发达了,也越来越美了。
【点评】这篇文章想象丰富,重点想象了自己二十年后回家乡,家乡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表达了小作者渴望科技发达,家乡更美的愿望。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