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合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具象形和抽象形。掌握常用的分割、组合的基本方法,并能巧妙地用这些方法来设计、表现生活中的物体。
2、方法目标: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
3、情感目标:在让学生用几何形概括生活中的物体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基本的分割和组合的方法,并能用几何形分割组合成抽象或具象的画面。
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切割的每一部分,掌握分合的变化方法,创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抽象或具象作品。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演示导入
1、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教师描述:今天是小刺猬的生日,它邀请了好朋友小鸟来参加它的生日聚会,它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玩的多开心啊(教师展示动画:花园生日派对)!
突然,呼呼地刮来一阵风,它们吓坏了,小动物们个个使出了变身术,埋起头,夹住翅膀,藏起尾巴,来保护自己。(教师展示变化了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问:大家看,小刺猬的生日聚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谁变的?请你仔细观察,你能猜出它们是怎么变的吗?
生答:小刺猬变成了半圆形,小鸟变成了长方形,大树也变成了长方形。
2、直观演示、初步了解:教师演示半圆形通过“分”、“合”变成小刺猬的过程。
3、总结导入、引出课题:
师描述:合起来不过是简单的几何形,分开来却可以变幻无穷。把几何图形分割,再重新拼合成新的图形,就是图形的分分合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分合合的魔幻世界吧!(板书课题:分分合合)
(二)逐步了解、尝试制作
1、认一认几何形(课件演示:老师点一个几何形,大家齐声说出名称)。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几何图形吗?生答: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扇形、梯形……
2、自主探究,了解几何形的分割方法。
师问:你最喜欢哪个几何形?
想一想:要把这个几何形分割成两部分,可以怎么分?
学生拿出一张几何形卡片,动手用剪刀进行分割。(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切割图形)
展示学生是如何来分割图形的。
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折线分割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分割。
2、尝试制作,了解图形的抽象和具象。
(1)师问:这个图形让你想到了什么呀?(对切割成的部分进行联想)
(2)组合方法
师问:刚才那位学生喜欢长方形,并对其进行了切割。老师也喜欢长方形,看看,老师决定将它切割成几块(5块)?用什么方法进行分割的?
师描述:现在,老师要将这5块图形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边演示边讲解几何形的组合方法:
组合的方法可以用平移(上下、左右)、旋转(任意角度)、翻转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几何形中剪下的每一块都要派上用场,但不能重叠。(教师师范)
平移旋转翻转
(3)、理解具象图形
师问:你能看出老师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吗?生答:小狗。
师小结:对了,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图形,我们称之为具象。(板书:具象)
(4)理解抽象图形:
师问: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圆形。同一个图形,同一种分法,能组成不同的图形吗?将圆形分割成四块,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学生摆放。
注意:一块都不能少哦,而且不能重叠哦!
小结:同一个图形,同一种分法,组合方法不同,组合成的图形也便不同。
师问:看看小朋友都摆放成了什么图形?他们像什么?生答:象花,象风车……
师问:还有些图形能直接看出像什么吗?生答:不能。
师小结:我们把不能看出具体像某个事物的图形叫做—抽象。(板书:抽象)
(5)展示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师描述:看看这位小朋友,他是如何来分割这个圆形的?用什么方法分割的?分成了几块?你能看出它像什么吗?生答:用了直线分割、曲线分割的方法。生答:一只企鹅。
师小结:同学们,不同的几何形,分割方法不同,组合方法不同,能创造出的图形是千变万化的,老师只是示范了其中的几种,更多更好的方法还需要你们去动手实践和创造。
(三)、拓宽思路、欣赏感知
欣赏学生作品:老师这里带来了其它一些同学的设计图,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用什么图形进行分割的?用什么方法分割的?拼合出的是什么图案?我们共同来欣赏和思考他们妙在哪里?
师小结: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只要巧于构思、精于设计,都是无与伦比的精美作品。
(四)延续情境、动手动脑
教师承前启后地再次提及小刺猬的生日聚会:一场大风扰乱了小刺猬的生日聚会,风停了,小动物们这才发现原来只是虚惊了一场,看,他们现在玩得多开心啊!小刺猬也邀请了我们一起去参加他的聚会。我们带些什么礼物给他呢?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分合合的方法,就让我们运用这个分分合合的游戏,变个魔术,做个生日礼物送给小刺猬,好不好?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分类展示、多元评价
1、分类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分别站到具象组和抽象组进行展示。
2、多元评价:你要是小刺猬,你会喜欢谁的作品呢?为什么?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
3、做事要精益求精,为了让我们的礼物更完美,你觉得哪些作品可以改进?怎么改?
(六)拓展延伸、总结课堂
1、著名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晚年因病难以作画,他就利用另一种形式进一步发展个人风格。
欣赏“马蒂斯剪纸”的作品,分析它与本课学习内容的不同之处(从基本形的某一点剪入,再从改点剪出)。感受作品中阴阳对比的美,并以圆形为例作一个简单的尝试。
2、欣赏用“撕”的方法做成的分分合合的作品,感受它粗糙稚拙的美。思考:除了用纸材,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这样的练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3、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小刺猬过得特别开心,因为它收到了这么多同学们的礼物!这些礼物个个精彩纷呈!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了分分合合的世界的精彩,希望大家在分分合合的世界里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用来装饰我们的卧室,我们的教室,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件19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5 册第 12 课 分分合合你认识它们吗?曲线分割:折线分割:分割的方法直线分割:组合方式: 平移组合
旋转组合翻转组合 同一种图形,同一种分割方式,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图案吗?动脑筋,想一想:?注意哦! 剪下的每一块都要派上用处,但不要重叠!
创作实践:任选一种几何形,将它巧妙分解再剪贴组合成有趣的图形。法国著名野兽派画家 亨利.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