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民族与社会的写照 --------黄自 高中音乐鉴赏
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作品赏析 乐器介绍 探索与发展
琴曲流水
琴歌阳关三叠音乐历史故事: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将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铮亮如新,唱片上录有27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流水》.返回
作品介绍
结构介绍
谱例介绍
视频介绍
全曲欣赏 <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据传,战国时(公元前3世纪)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是此曲.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一四二五年编印的<神奇秘谱>. <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
下一页
<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的精神境界.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模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返回《流水》曲式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乐曲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子,节拍比较自由,旋律性不强;第二、三段,主要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淙淙奔流而出)
下一页第二部分,包括四、五段,是用按音演奏的曲调,是乐曲展开的部分。
第三部分,由六、七两段组成,乐曲的华彩部分。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音乐的再现部分。返回 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返回乐器介绍古琴
文字介绍
视频介绍
地位
价值
构造继续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因其古老而有七根弦,故习惯上称为”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形之于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诗经》中即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美丽诗句.唐诗中也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泠泠七弦”指的就是古琴.
下一页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和口述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古琴是中国文化艺术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的国粹艺术。琴曲众多,目前经常演奏的曲目大约有五十于首:如《流水》、《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等。它的演奏形式主要有三种,独奏、琴歌与合奏(琴箫合奏、琴瑟合奏、琴埙合奏,以及琴与瑟、箫、笙、钟、磬等雅乐合奏等)返回琴歌
历史背景
诗歌〈送元二使安西〉
阳关 三叠
谱例视听
琴歌:是指随古琴的弹奏而吟唱的歌曲.<尚书`益稷>中就有“博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因此,琴歌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在古老的传谱中都有记载。返回唐朝初年,由于统治者采取了对农民的让步政策,使得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从贞观元年至安史之乱以前一百多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顶峰。但是,随着领土疆域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民征调被押上边关,去驻守边疆,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特别是到了唐玄宗时候,政治逐渐腐败,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也愈加残酷。继续这个时候农民已经非常贫困,再加上服兵役者所有的服装、食粮、器械都要自备,更迫使大批的农民丧家破产,背井离乡。被征农民又常常是老死不得回家,命运更加凄惨。诗人王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没有愤怒地从正面提出抗议,而是通过含蓄的抒写哀怨别离情绪,从侧面烘托出广大人民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返回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返回三叠:在演唱的时候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返回《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晨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56返回探索与发展伯牙学琴的故事
谈谈对古琴及其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感想
音乐情景剧《送友人》
歌曲《关山月》
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王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