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9 14: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三历史 2019.1
考生注意:
1. 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大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口述史料包括口述传说、口头谣谚和口述回忆等。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盘古开天辟地 B.二里头文化遗存
C.《史记》 D.《蒋介石日记》
2.下列史书中最有可能记载牧野之战的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史通》 D.《文史通义》
3.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右图权力结构示意图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6.右下图中白色区域所示疆域对应的朝代是
A.西汉 B.三国
C.元朝 D.清朝
7.汉武帝时期,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弟子,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官立学校出现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儒学地位上升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8.下列历史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微子受封” ②政事堂 ③“腹里” ④“直道”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9.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0.某人晚年说:“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历职历官”。据此判断他当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十国 D.明清时期
11.清政府在西方影响下设立的第一个新式中央机构,标志近代外交关系初步确立的是
A.通商口岸 B.总理衙门
C.工部局 D.租界
12.下图为某学生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想要了解李鸿章其人,以下最适合阅读的书是
A.《龙旗飘扬的舰队》 B.《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C.《民国初年的政党》 D.《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14.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15.毛泽东把革命队伍带到井冈山之初,当时革命队伍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想法是
A.对这一做法心存疑惑
B. 这只是无奈、暂时的权宜之计
C. 认为这是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觉得艰苦渺茫想逃跑
16.《申报》的一则新闻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于都、瑞金老巢西窜”。该报道应发布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与局部抗战时期
17.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最早的“试点”开始于
A.安徽 B.广东 C.山东 D.浙江
18.下列表述中属于揭示历史现象及本质的是
A.随着魏蜀吴的建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
C.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D.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待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这一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日内瓦精神”
20.充分彰显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成就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19分)
21.在下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16分)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2.如果就“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课题进一步研究,你应该怎么做?(3分)
(二) 中国的西学东渐之路(16分)
23.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6分)
A.利玛窦 B.民间社团的兴起 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
D.进化论 E.民主与科学 F.《坤舆万国全图》
24.有学者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相继涨落。”请结合时代背景,以“社会转型”为主题叙述近代思想潮流的演进历程。(10分)
(三)外交体制的变化轨迹 (25 分)
材料一
时间
古代统治者思想言论
清朝
乾隆: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以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到街上购买东西,不准购买中国书籍。
材料二
时间
中国近代外交政策
1858年
清政府将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大臣”,设在上海(也叫南洋通商大臣);在天津新设“办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大臣”,后来由直隶总督兼任(也叫北洋通商大臣)。
1861年
奕?《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京师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责成也。查各国事件,向有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
1865年
赫德给总理衙门写《局外旁观论》:“派委大臣驻扎外国,与中国有大益处。在京所住之大臣,若请办有理之事,中国自应办。若请办无理之事,中国若无驻其本国,难以不照办”。
1876年
12月1日晚,郭嵩焘等30余人从上海港冒雨登舟,赴英。郭嵩焘最先提出理性外交,最早倡议设立驻外领事馆,并担任近代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
材料三: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夷务或商务。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随着国际法传入中国,迫于外交形势的压力,中国人开始接受并运用其核心内容——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安树彬《从传统天下观到近代国家观》
25.材料一反映出近代以前统治者对于外夷来华持什么态度?(2 分)
26.材料二中近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2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外交体制的前后变化?(15 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高三历史调研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A
6
A
11
B
16
D
2
A
7
C
12
D
17
A
3
B
8
D
13
A
18
D
4
B
9
D
14
A
19
B
5
B
10
C
15
C
20
D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19分)
21.(1)②; (2)④; (3)①; (4)⑤;
(5)⑦; (6)⑥; (7)③; (8)⑧(每小题2分)
22.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学者的史学著作、回忆录等。(3分,大意正确即可)
(二)中国的西学东渐之路(16分)
23.(一)(1)A (2)F(每小题1分)
(二)(1)D (2)E (3)C (4)B(每小题1分)
24.评分标准:
按时序分阶段叙述,体现“转型”,史实陈述准确,有逻辑性。
答案参考:
在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和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开展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2分)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为鼓吹维新变法,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系统介绍到中国,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思想舆论上为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创造了条件,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3分)戊戌变法失败表明,在中国走和平改良道路行不通。为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共和革命的大潮。中国同盟会诞生后,确立了 “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2分)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和民国初年的黑暗形成巨大反差。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传播。(3分)
(三)外交体制的变化轨迹 (25 分)
25.清朝: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贸易。(2 分)
26.外交机构逐步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地点上从地方逐步到京师(上海—天津—京师);专门外交机构出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外派使节。(8分)
27.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是: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8 分)
水平1:回避问题,无观点、无论证。(0 分)
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1—4 分) 水平 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5—8 分)
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5 分)
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0 分)
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1—3 分)
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4—5 分)
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2 分) 水平 1:仅罗列史实。(0 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 分) 水平 3:叙述结构完整。(2 分)
参考观点:
中国外交体制在鸦片战争前后经历了从“天朝体制”向“条约体制”的转轨。这一转轨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所致,折射的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