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 第五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帝国主义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质: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2、三对矛盾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普法战争后果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争夺巴尔干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争夺市场和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 为对付俄国,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集团,三国同盟形成。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开始时宣布中立。后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 为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俄的关系,在1904和1907年,分别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大战爆发后,比利时、日本、意大利、美国等25国先后加入。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退出。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取得了胜利。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三国协约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2、大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3、大战的进程两条战线、三个阶段、四大战役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大战的进程1914年 —— 马恩河战役1915—1916年1917—1918年 协约国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美国参战;中国也参战; 俄国革命,苏俄退出战争。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新式武器我是炮灰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大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3、大战的进程两条战线、三个阶段、四大战役4、大战的结果及影响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协约国取得胜利:
美日成为最大的赢家, 英法意遭到削弱, 俄国十月革命。
同盟国战败:
奥匈帝国垮台,分裂为奥、匈两国; 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垮台。 战败国面临被宰割的命运。大战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大战历时四年,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大战中死伤人数达二千八百多万人。
战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德奥匈帝国垮台,英法意遭到削弱。奥斯曼帝国解体。
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这次战争另一个最大的战果;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而加剧了。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英国退居第三,美、德跃居第一、第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