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问题组一】
请回忆第三周期包含哪些金属元素,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金属单质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还是氧化性?其实质是什么?
根据知识储备和元素周期律预测Na、Mg、Al失电子能力的大小的强弱?思考1:思考2:Na、Mg、Al,金属单质通常表现还原性,实质是,金属元素失电子元素失电子能力Na>Mg > Al验证物质性质实验的步骤讨论1:根据提示及所给试剂、仪器,设计实验验证
Na、Mg、Al失电子能力强弱试剂: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金属钠(切成小块),蒸馏水,盐酸(1mol/L),酚酞溶液。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小刀,镊子,火柴,滤纸,砂纸。将钠、镁分别和水反应,看它们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比较钠、镁的得失电子能力。将镁和铝分别与盐酸溶液反应,比较它们置换出氢的难易。我们的设计方案是这样的!根据导学案的实验卡我们开始动手操作吧!第一组:
向小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切一黄豆粒大小钠 投入水中→观察现象→滴加酚酞
向试管中加入打磨过的镁条→向其中加入约2滴管蒸馏水→观察现象(若现象不明显可以加热)→滴加酚酞
第二组:
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打磨过的镁条和铝条→向其中加入约2滴管盐酸→观察现象
友情提示:做好实验记录哦!!! 第一组实验:Na、Mg与水的反应 结论:元素失电子能力 Na>Mg第二组实验:Mg、Al与盐酸反应 结论:元素失电子能力Mg > Al结论:元素失电子能力Na>Mg > AlMgCI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AlCI3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NaOH>Mg(OH)2>Al(OH)3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一般说来,碱性越强,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方法导引Na > Mg > Al碱性强弱:失电子能力强弱:讨论2:根据提示,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镁铝氢氧化物碱性强弱?分别向等体积的MgCI2溶液、AlCI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从结构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分析: Na、Mg 、Al原子结构的递变如何引起元素失电子能力的减弱。 NaMgAl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 ,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
原子半径逐渐 ,
失电子能力逐渐 。增多增多减小减弱小结1:请回忆第三周期包含哪些非金属元素,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非金属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主要表现还原性还是氧化性?
以S、Cl2 为例比较共性中的差异,你能从中体会S、Cl元素得电子能力有何不同吗?请用方程式来说明。根据课本P22“方法导引”说说:常用于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的实验依据有哪些?【问题组二】 Si P S Cl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比较1、比较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2、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思考1:思考2:高温、少量反应光照或点燃爆炸磷蒸气、相当困难加热、较高温度分解
从结构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SiPSCl交流研讨:
1. Si、P、S、Cl原子结构如何递变引起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增强。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 ,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
原子半径逐渐 ,
得电子能力逐渐 。增多减小增多增强小结2:稀有气体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出氢气越来越难。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容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 碱性减弱【课堂巩固练习】----牛刀小试1、用元素符号表达原子序数11~18号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碱性最强的是 ;
酸性最强的是 ;
呈两性的是 ;
(4)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 .
ClNaClAlClNa2、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D3、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
A、硫酸比盐酸稳定
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D、亚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B作业:
1、预习第二部分:预测同主族元素的
性质。
2、完成《导学案课后巩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