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八上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人教八上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21 14: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人教八上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饲养奶牛不属于农业
B.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
C.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D.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体相同
2.有关我国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B.我国四大牧区指的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还不合理
D.我国的经济作物种类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等
3.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小麦﹣﹣华北平原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青藏高原 D.花生﹣﹣黑龙江、吉林
4.东北三省市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
C.冬小麦、水稻 D.春小麦、大豆
5.下列部门中,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林业 C.工业 D.畜牧业
6.每年春节前后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C.城市化进程过快 D.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
7.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
A.食品、医药 B.煤炭、石油 C.电力、钢铁 D.化工、机械
8.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流域
C.东南沿海地区 D.京沪铁路沿线
9.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稠密
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中,北方地区以船为主,南方地区以马拉大车为主
C.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有了很大改善
D.许多大城市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交通
10.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西部主要为牧业分布区
B.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为我国的四大牧区
C.东北、西南和东南的山区,为我国的三大天然林分布地区
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海洋捕捞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1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水田为主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大庆﹣﹣石油工业 B.长春﹣﹣汽车工业
C.鞍山﹣﹣石油工业 D.大连﹣﹣煤炭工业
1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优势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
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不再紧密合作
15.下列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大河发源,所以内河航运发达
B.目前,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C.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交通便利
D.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农业主要包括   业、   业、   业、渔业等部门.
17.我国农业具有   、   的分布特点.
1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交通是经济发展的“   ”.
19.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0.人们把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1.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   .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
(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4)东北平原主产区的作物熟制是   .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   和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
22.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   (密集/稀疏);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   (密集/稀疏)。
(2)写出图1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名称:①   (辽中南/京津唐),②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读图2,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大中城市/小城镇)。
(4)读图2,我国东部地区   (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2018年人教八上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饲养奶牛不属于农业
B.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是土地资源
C.农业生产就是生产粮食
D.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体相同
【分析】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解答】解: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A、C描述错误;
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故B正确;
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因地理位置差异或科技应用的不同而不同,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意义,熟记农业的含义及主要部门,不难得出答案,学生应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灵活多变的处理问题.
2.有关我国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B.我国四大牧区指的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还不合理
D.我国的经济作物种类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等
【分析】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农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我国农业要抓紧粮食生产,以保证人民最基本的粮食需求,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
【解答】解:我国农耕区畜牧业不同于牧区畜牧业,主要以畜禽饲养为主;
我国四大牧区指的是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发展农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改善,农业的布局越来越合理;
我国的经济作物种类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等,如甜菜、油菜、茶树等。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3.下列农作物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小麦﹣﹣华北平原 B.棉花﹣﹣南部沿海地区
C.甘蔗﹣﹣青藏高原 D.花生﹣﹣黑龙江、吉林
【分析】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些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通常被称为热带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解答】解:小麦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是新疆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南部沿海地区没有棉花种植;甘蔗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在青藏高原地区没有分布;花生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而黑龙江、吉林的油料作物主要是大豆。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4.东北三省市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棉花 B.冬小麦、玉米
C.冬小麦、水稻 D.春小麦、大豆
【分析】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解答】解: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故选:D。
【点评】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要理解记忆.
5.下列部门中,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林业 C.工业 D.畜牧业
【分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解答】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基础题,较简单。
6.每年春节前后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C.城市化进程过快 D.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
【分析】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在我国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落后,另一方面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因此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故造成上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造成人口迁移的原因,需要理解解答.
7.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
A.食品、医药 B.煤炭、石油 C.电力、钢铁 D.化工、机械
【分析】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叫重工业,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叫轻工业。
【解答】解:机械制造、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工工业和钢铁工业等都是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属于重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是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
故选:A。
【点评】根据工业部门的特点,筛选出正确选项,理解解答即可。
8.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流域
C.东南沿海地区 D.京沪铁路沿线
【分析】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煤炭,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区,其次是内蒙古和陕西省,该些省区都位于黄河流域.
【解答】解: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位于黄河流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能源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
9.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稠密
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中,北方地区以船为主,南方地区以马拉大车为主
C.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有了很大改善
D.许多大城市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交通
【分析】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目前,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且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也较大,因此铁路运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解答】解: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故交通运输网东部强于西部。故A描述正确;
传统运输方式中,北方地区主要以马拉大车为主,南方地区河道纵横,水道密布,主要以船为交通工具。故B描述有误;
西部地区处于内陆,河流及降水稀少,不利于水运的发展,故C项描述有误;
海、陆、空立体化交通对区位因素要求严格,不适于大多数城市,故D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A。
【点评】考查了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常见于选择题中,学生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灵活变通的解决问题。
10.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解: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故选:B。
【点评】各种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均有各自的运输工具和线路,因而各有特点。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西部主要为牧业分布区
B.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为我国的四大牧区
C.东北、西南和东南的山区,为我国的三大天然林分布地区
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海洋捕捞和淡水鱼养殖基地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A、东部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西部主要为牧业分布区。故A符合题意。
B、我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的四大放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故C不符合题意。
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海洋捕捞和淡水鱼养殖基地。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考查我国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理解记忆.
1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水田为主的是(  )
A. B.
C. D.
【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省区是广东省,B图所示省区是湖北省,C图所示省区是湖南省,D图所示省区是山东省.
【解答】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图中四省区中广东省、湖北省和湖南省都位于南方地区,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山东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耕地类型,读图解答即可.
13.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大庆﹣﹣石油工业 B.长春﹣﹣汽车工业
C.鞍山﹣﹣石油工业 D.大连﹣﹣煤炭工业
【分析】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长春以汽车工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大连以石油和造船工业为主.
【解答】解: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长春以汽车工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大连以石油和造船工业为主,选项C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城市的工业部门,比较记忆即可.
1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轻、重工业都非常发达
B.珠江三角洲利用土地,劳动力优势和港澳地区紧密合作
C.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D.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对港澳地区有威胁,彼此是竞争对手,不再紧密合作
【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地处沿海,交通便利,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有许多的地区是侨乡,但因矿产等自然资源贫乏,所以着重发展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制造工业。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解答】解: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洲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选项A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理解解答即可。
15.下列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大河发源,所以内河航运发达
B.目前,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C.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交通便利
D.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解:A、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有众多大河发源,海拔高、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内河航运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故B符合题意;
C、我国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交通不便。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评】考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农业主要包括 种植 业、 畜牧 业、 林 业、渔业等部门.
【分析】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解答】解: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种植;畜牧;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部门,牢记农业含义及农业主要部门是解题关键,学生应灵活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17.我国农业具有 历史悠久 、 明显地域差异 的分布特点.
【分析】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解答】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故答案为:历史悠久;明显地域差异.
【点评】考查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主导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基础 产业,交通是经济发展的“ 先行官 ”.
【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解答】解:在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而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故答案为:主导产业;基础;先行官.
【点评】根据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答.
19.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 重工业 和 轻工业 两大类。
【分析】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叫重工业,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叫轻工业。
【解答】解:我国的工业部门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
故答案为:重工业;轻工业。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工业的分类,较简单。
20.人们把 交通运输业 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解答】解: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连接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的把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故答案为:交通运输业.
【点评】考查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属于基础考查题.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1.读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东部地区 , 平原、盆地和低矮的丘陵 .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黄河 .
(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小麦 ,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旱灾 .
(4)东北平原主产区的作物熟制是 一年一熟 .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 长江流域主产区 和 华南主产区 ,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水稻 .
【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解答】解:(1)我国的农业主产区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
(3)黄淮海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灾.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属于中温带,暖温带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 长江流域主产区和 华南主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
(1)东部地区;平原、盆地和低矮的丘陵;
(2)黄河;
(3)小麦;旱灾;
(4)一年一熟;
(5)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水稻.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主要的农产区.
22.读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图1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 密集 (密集/稀疏);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 稀疏 (密集/稀疏)。
(2)写出图1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名称:① 京津唐 (辽中南/京津唐),②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读图2,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小城镇)。
(4)读图2,我国东部地区 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近些年来,国家对工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工业得以拓展和升级。许多城市将内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的工业园区,改善了工业布局和人居环境。
【解答】解: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内地发展的要求,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同时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图1反映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稀疏,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①京津唐、辽中南、②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近些年来,作为最具活力的产业,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从地区布局上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故答案为:(1)密集;稀疏;(2)京津唐;长江三角洲;(3)大中城市;(4)高新技术;长江三角洲。
【点评】考查我国的工业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