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动荡的中东地区[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页 动荡的中东地区[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3-14 12:30:00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动荡的中东地区 中东的历史、地理概念和中东地区的特点思考探究: 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
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如何?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4、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希伯来人五次中东战争简表1948~19491956~1957196719731982 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 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建立发起攻击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进攻埃及 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其境内的巴解组织及武装力量(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几十年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争夺的实质问题。 (3)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动荡不已的原因历史渊源较深,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
2、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
3、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
4、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讨 论中东地区重要性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并盛产石油。因此,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以民族和宗教问题为导火索.实质是对土地、水等资源的争夺。 美国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击,使阿拉伯回教极端势力与美国结怨的以巴冲突成为新闻的焦点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国为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又由何而来?
这要由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也称锡安山运动Zionism:锡安山位于耶路撒冷,相传古犹太国王大卫在锡安山建犹太教圣殿,现遗址只有一段哭墙。锡安山被犹太人视为圣山,因此成为犹太人复国的象征。)说起。
1 犹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
犹太民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命运最悲惨的一个民族。世人知道二战时希特勒屠杀600万犹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犹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对他们的屠杀已不知有多少次。复国是他们在绝望中最后的自救之道。
犹太人是在公元2世纪被罗马帝国大屠杀150万人亡国后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开始流散在欧洲各国。
2 法国大革命首次解放犹太人 犹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基于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法国犹太人首次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然后拿破仑大军打破了西欧各国的犹太隔都,解放了犹太人。但法国革命后,反犹太主义在欧洲又卷土重来,德国各邦、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取消了拿破仑时代给予犹太人的权利,一些国家的犹太人又被赶进隔都。当时德国一位反犹太主义者公开鼓吹说,犹太人应该被彻底灭绝,将他们的女人送进妓院,把他们的孩子卖给西印度的英国人做奴隶。3 复国运动的兴起和复国之父
在东欧犹太人处境始终未获改善,在19世纪上半叶,俄国掀起一场德国纳粹之前最大规模的反犹太屠犹太狂潮,波及波兰、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犹太人血流成河。历史学家指出,这场“屠犹太运动”共杀害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
正是这一场大屠杀促成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兴起。并产生了“犹太复国之父”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 犹太复国运动虽然声势壮大,但犹太人内部对复国仍然意见分歧。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终于使得最后一批欧化派的犹太人都成为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包括爱因斯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著名画家利伯曼。这些犹太精英享誉世界,但纳粹上台一样遭到迫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被斥为“犹太人的物理学”,到1945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聚集到了犹太民族主义和锡安主义的大旗下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本是同血缘的阿拉伯半岛闪族人,排犹太主义这一词实际也包含排斥阿拉伯人在内。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伊斯兰教徒远比基督教宽容,在伊斯兰统治的地方,犹太人被视为大卫王的后裔而很少受歧视,留在故土的犹太人和伊斯兰教徒一直和平相处,很少纠纷。
但随着欧洲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以及犹太人定居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巴勒斯坦已成为中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造成犹太移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徒的矛盾也开始浮现。
5 希特勒上台的犹太难民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欧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占整个欧洲犹太人的二分之一。
6 建国次日阿拉伯五国宣战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的以色列按联合国决议,宣布正式建国。
但阿拉伯国家则拒绝承认。以色列立国的次日,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和伊拉克五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盟军向以色列宣战,要将这个新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但结果是以色列战胜,占领了大片阿拉伯人土地,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以巴冲突的开始,也是巴勒斯坦难民的由来。
“后阿拉法特时代”与中东和平的未来
发布时间:2004-11-12 10:32:01 来源:新华网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经历了约一个星期的弥留之后,终于在11月11日走到了人生“谢幕”的时刻。对于世界来说,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坚强的战士,也失去了一位过去50年间知名度最高、争议性最强的领导人。谁会成为阿拉法特的继承人?失去了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中东和平在“后阿拉法特时代”究竟将如何演变,对这些问题的思索随着法国贝西尔军队医院中这位75岁老人最后的呼吸而变得格外凝重。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每次战争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双方的你不仁我不义也产生了更多仇恨。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49年2月才停战。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5731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 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1956年7月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英、法殖民主义者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共同发动的侵略埃及的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著名国际通航运河,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据有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国长期占领;苏伊士运河公司被英、法垄断资本控制。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30日,英、法向埃及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借口所谓“保证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利亚和苏伊士。埃及政府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遣责。11月2日,联各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11月4日,联合国组成紧急部队监督停火。11月5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6日表示同意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束了这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五战争。又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于6月11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在这次反击以色列侵略的战争中,埃及于6月6日宣布停止苏伊士运河航运。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6月7日和8日两次通过“停火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地的情况 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   即十月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比利亚湖。但是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等原因,最后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遇刺为借口,悍然出兵入侵黎巴嫩,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 织的大部分基地。从6月14日开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围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9月18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的以色列侵略军,配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对 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无辜平民进行血腥屠杀,激起了世界公愤。9月19日,以色列部队不得不撤出贝鲁特西区。1983年9月3-4日,以色列玩弄部分撤军的阴谋,撤出黎巴嫩中部阿莱山区的和舒夫山地,进入贝鲁特以南沿阿瓦河一线部署,继续占领黎巴嫩南部2200平方公里的领土。1984年7月,以色列关闭它驻黎巴嫩的联络处。11月,被迫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与黎巴嫩重开撤军谈判,并放弃了要求叙利亚同时撤军的先决条件。1985年1月14日,以色列内阁通过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的计划。4月21日,又通过决议,在同年6月1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军队,但仍在与以色列接壤的黎南部边境地区保留一个8-10公里的“安全地带”,在那里支持听命于它的“南黎巴嫩军”。
导火索是以色列现任总理、时任反对党领导人的沙龙强行参观耶路撒冷老城内的伊斯兰圣地。不过其深层根源是以巴在耶路撒冷地位、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定居点拆除、未来巴勒斯坦国国土面积等关键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以色列单方面宣称耶路撒冷是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国际社会和巴勒斯坦则要求以至少交出东耶路撒冷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在难民回归问题上,巴方提出在历次以阿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巴难民有权选择回归家园或者获得经济赔偿,而以色列在这一问题上则坚决不肯让步;
定居点问题实际上是巴勒斯坦建国的国土面积之争,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后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全境,并修建了150个犹太人定居点。巴方要求以撤离全部被占领土,并称在此问题上没有谈判余地,以色列则要求保留至少80%的定居点人口。
以方一直认为,按照犹太《圣经》,自约旦河以西到地中海都应该是犹太人的家园,现在以方同意给巴勒斯坦部分土地,已经是莫大的恩典。而巴方认为,阿拉伯人自公元7世纪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1000多年;巴勒斯坦从拒绝承认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在占以巴总面积78%的领土上的合法存在,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以色列怎么可以就只占22%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继续讨价还价?
从外部来看,作为在中东地区、尤其是以巴冲突中惟一能对双方都有调解力的国家,美国继续单方面偏袒以色列,也是以巴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
历史告诉我们:
一,首先违反联合国决议的是阿拉伯国家。整个阿拉伯世界始终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二战后兴起的泛阿拉伯主义一直要把以色列这个阿拉伯世界中的异族国家连根拔掉;
二,激进的回教组织甚至用恐怖手段阻挠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解。
思考探究:4 与阿位伯人本是同血缘 3月5日,在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一辆公共汽车被炸得四分五裂,不远处的一幢房屋窗玻璃全部震碎。这起公共汽车爆炸事件至少造成10多人死亡,40余人受伤。以色列警方认为这是一起自杀性袭击事件以色列海法发生自杀性爆炸耶路撒冷公共汽车爆炸案已造成至少10死53伤 巴勒斯坦“女性炸弹”震撼人心
一 以巴冲突问题海法爆炸后以色列决定封锁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
中新网3月6日电 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5日发生造成十五人丧生的公共汽车爆炸后,该国安全内阁决定封锁加沙地带及约旦河西岸,禁止所有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
新华网3月6日消息,以色列部队6日凌晨对加沙地带发动了攻击,以军机向该地区发射了3枚导弹,大约20辆坦克开进加沙市。据目击者称,看到有两方在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