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次科技革命》[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2-22 2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温故知新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日本、西欧经济
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政府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战略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
3、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灿烂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方面石油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
的应用基因工程动脑筋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1、肯定克隆技术的积极之处
2、消极:如果克隆人,首先侵犯了克隆人以及人类本身的生存权利;其次,也易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所以,应禁止克隆人。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根据材料,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多种领域,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呈现出技术群的特点2、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用了6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8年,晶体管为4年,移动电话为4年,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不足2年,电子计算机自问世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等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在空间技术方面,卫星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观测手段,也促进了电子、喷气、真空、低温、半导体、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控、激光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4、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珍尼机的发明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人类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影响成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总结]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进一步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原子能技术秦山核电站三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银河II型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脑神经中枢:CPU人造地球卫星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