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三次科技革命 据报道:我国通过了“863计划”——攀登计划,成立了自然科学奖励基金会。不久前,国家拨款500万元奖励袁隆平和吴文俊两位科学家以期加快科技的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起始年代主要标志共同背景思考 启示我国的 对 策18世纪60至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 蒸汽机的发明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内燃机的发展,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特 点共同影响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三次科技革命起始年代主要标志共同背景思考 启示我国的 对 策18世纪60至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 蒸汽机的发明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内燃机的发展,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特 点共同影响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三次科技革命起始年代主要标志共同背景思考 启示我国的 对 策18世纪60至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来 蒸汽机的发明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内燃机的发展,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特 点共同影响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点击此处链接观看点击此处链接观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所需的共同背景一.政治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二.资本的积累三.生产技术的积累,科学理论的突破四.市场的需求五.劳动力的增长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启
示每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从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它使人类处于蒸气时代。
B.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C.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
D.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E.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科学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技术发明以科学进步为基础。
B.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传播。
C.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D.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上的交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A.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技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明显。
D.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影响都远远超过前两次。试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导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
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影响了世界工业的布局。
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思考:科技,教育,经济三者 之间的关系。经济是社会活动的驱动力,经济的繁荣能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教育是基础,它以发展能促进进步,也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第一生产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3.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
4.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也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再 见按Esc键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