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9 21: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提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台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 特定的音乐。西周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维护等级制度B.丰富文娱生活 C.弘扬民族文化D,发展音乐艺术
2.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宰相制度D.派文官任知州
3.右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4.宋、明时期经筵 (御前讲席)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则是当经筵官讲毕,皇
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们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这种变 化反映了清代
A.文人政治地位低下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统治地位衰落D.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中央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 义在于
A.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B.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D.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7.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 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证据第一B.量刑较轻 C.因人设法D维护权贵
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C.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D.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9.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联邦共和政体,下列宪法的规定体现了联邦制原则的是
A.确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总统和国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C.实行两党制 D.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联邦”
10.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己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体制组织起来,并以普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 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的议会起的作用巨大B.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拥有国家实权
C.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仍是君主专制D.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11.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将领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进攻镇江的英军浴血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这位清军将领是
A.关天培B.陈玉成 C.海龄D.邓世昌
1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居住及租地权利B.外国的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门户开放”政策
13.《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反映了
A.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B.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
C.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思想D.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
14.下表为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军力对照表,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李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 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A.打土豪,分田地B.“工农武装剖据” C.纠正“左”倾错误D.开展武装斗争
16.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列不 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史实是
A.制定全面抗战路线B.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C.建立了抗日根据地D.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7.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 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B.避战自保 C.坚持抵抗D.妥协退让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主要体现在
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B.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9.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据此,对巴黎公社的表述正 确的是
A,巴黎公社的胜利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B.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C.巴黎公社的措施都体现了其阶级属性
D.巴黎公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
20.列宁指出:要建立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 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废除替察、军队和官吏,即以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将俄国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的上述思想出自
A.“四月提纲”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和平法令》D.《土地法令》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民主政治建设莫定了基础。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选举制度
22.于右任先生在《望大陆》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绝唱
A.表现了对两岸统一的前景充满绝望B.表达了对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的热爱
C.反映了对国共两党对峙的严重忧虑D,表现出了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心情
23.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 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 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4,有学者指出,冷战后爆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多集中在欧亚非三洲的结合部,包括 巴尔干、中东和高加索等地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
①宗教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②各国的贫富分化比较严重
③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因冷战结束形成权力真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⑧④
25.两极格局解体后,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描述不确切的一项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B.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获得成功D.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 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
26. (26分)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郊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 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 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 样的政治体制?(4分)


材料二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时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县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侠树荫不至形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4分)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 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由此初步 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9分)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4)根据材料四,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的原因。(9分)

27. (24分)习近平指出:“中美国情各异,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不同,应该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和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公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转变,分析其转变的原因。(8分)

材料二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会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中美《八一七公报》
(2)材料二中的“建交公报”发表于哪一年?其核心内容是什么?(6分)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 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的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美国《与台清关系法》
(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签署对中美关系的影响。(4分)

材料四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己、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2018年3月26日外交部刹部长郑泽光的演讲
(4)综上,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谈谈你如何理解中国政府处理当前中美关系的做法。 (6分)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D D C B A B D B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C C B A A D D C C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
26.(26分)
(1)治国理念:依法治国。(2分)
政治体制:奴隶制民主政治。(2分)
(2)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注重法律公平。(4分)
(3)权力:立法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6分)
体制:君主立宪制。(3分)
(4)“至善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3分)
理由: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三民主义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6分)
27.(24分)
(1)政策:封锁、威胁、孤立的敌视政策。(2分)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冷战的需要;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美国的国际地位的削弱;封锁中国计划的破产;中苏关系紧张。(6分,答出三点即得6分。)
(2)时间:1978年。(2分)
内容: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4分)
(3)影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阻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4分)
(4)理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都是灾难;我们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双方妥善处理和管控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在新起点上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酌情给分,6分。)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