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50+20= 70+20=
25+20= 70+16= 30+25=
47+2= 83+5= 33+6=
60+30= 53+40= 34+5=
70
45
49
90
70
86
88
93
90
55
39
39
72 36 50
7个十和2个一。
3个十和6个一。
5个十。
34+5=
30
4
9
39
十
个
3
4
+
5
9
3
十
个
3
4
+
5
9
5
2
十
个
3
2
+
6
8
3
十
个
3
4
+
5
8
4
32+6=
3+45=
38
48
4 7 3 5 2 1 6 5
+ 2 1 + 5 0 + 5 8 + 2 3
6 8 8 0 7 7 4 8
5
8
9
3 6 6 5 5
+ 3 + 4 + 7 +2 8
4 9 7 9 6 9
1
9
3 6 6 5 5
+ 3 + 4 + 7 +2 8
4 9 7 9 6 9
1
9
3
9
3 6 6 5 5
+ 3 + 4 + 7 +2 8
4 9 7 9 6 9
1
9
3
9
2
2
3 6 6 5 5
+ 3 + 4 + 7 +2 8
4 9 7 9 6 9
1
9
3
9
2
2
4
1
3 6 6 5 5
+ 3 + 4 + 7 +2 8
4 9 7 9 6 9
1
9
3
9
2
2
4
1
23+15
45+34
33+52
24+55
21+17
73+12
1
1
2
2
3
3
1
1
2
2
3
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
智慧开启亮亮亮
探宝揭秘新新新
开心闯关想想想
拓展视野妙妙妙
勇夺高峰闪闪闪
智慧开启亮亮亮
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
70
二(1)班36人
二(3)班35人
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71
人
探宝揭秘新新新
一捆有10根小棒哦!
35+36=
3 5
+3 6
1
1
3 5
+3 6
1
1
7
个位上是6加5得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
从哪一位开始加起?
个
71
儿 歌
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上加起。
个位满十别着急,
请向十位进上一。
5 6
+3 7
( )
开心闯关想想想
56+37=
46+24=
4 6
+2 4
( )
3
个位上6加7得( 13 ),该怎样写?
个位上6加4得( 10 ),该怎样写?
1
0
9
7
70
93
1
2 5
6
3 1
3 6
+2 2
6 8
5 6
+2 7
7 3
1
1
6
8
9
5
+
成人票:36元
儿童票:18元
海洋馆
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呢?
为了庆祝国庆节的到来,二(2)班要举办一次晚会,男生17人,女生29人,每人发一个气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
拓展视野妙妙妙
杨辉三角
第0行 1
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第5行 1 5 10 10 5 1
第6行 1 6 15 20 15 6 1
……
杨辉,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所以称它为“杨辉三角”。
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
勇夺高峰闪闪闪
1 8
+8 1
9 9
孩儿们,你能像左
边那样,写出两个数
相加,得数是99 的
竖式吗?
课堂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应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检查后将计算结果写在横式的等号后。
作业
课本:P13, 3题
P15, 9题
指名回答
“80-8=”、“56-7=”的算法.
10-7= 60-9=
42-5= 56-7=
??
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十
个
56-18=
个位上6减8不够减,
怎么办?
还剩多少根
?
38
个
十
5 6
- 1 8
3
8
个位上6减8不够减,
从十位退1,个位变
成16-8。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16
4
38
你是怎么算的?
50-26= (张)
24
50-26=24(张)
退一当十
4
2
10
10
5 0
2 6
退位点
个位上的0减6不够减,从十位借一。
十位上的5借走1还剩4。
4-2=2
6
1
10
13
4 3
2 7
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从十位借一。
十位上的4借走1还剩3。
3-2=1
8
10
7 0
6 2
智慧城堡
85-58=
用竖式计算:
.
7
2
27
44-27=
用竖式计算:
.
1
7
17
80-55=
用竖式计算:
.
5
2
25
64-9=
用竖式计算:
.
55
5
5
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要退位,再说一说差的十位是几。
9 4 9 1 9 0 9 0
- 2 4 - 2 5 - 7 0 - 7
0 6 0 3
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要退位,再说一说差的十位是几。
9 4 9 1 9 0 9 0
- 2 4 - 2 5 - 7 0 - 7
0 6 0 3
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要退位,再说一说差的十位是几。
9 4 9 1 9 0 9 0
- 2 4 - 2 5 - 7 0 - 7
0 6 0 3
7
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要退位,再说一说差的十位是几。
9 4 9 1 9 0 9 0
- 2 4 - 2 5 - 7 0 - 7
0 6 0 3
7
6
还剩多少本?
64
-
28
36
(本)
踢足球的比打篮球的学生多多少人?
54人
36人
54
-
36
18
(人)
小红有42科学书。
小华有15本。
小华比小红少多少本科学书?
42
-
15
27
(本)
本课总结
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并能正确的计算其结果。
7.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算理的基础上,熟练计算。
2.数学阅读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小朋友,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书呢?有没有小朋友喜欢
读数学书的?数学书怎么读呢?读数学书还真有学问呢!它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一起来读数学书,好吗?
[设计意图:学会读书是正确理解、合理创新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带拼音),学生自己读题。
思考: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两辆车”指的是哪两辆车?“一共”表示求什么?
(2)指名读题中的条件。
思考:看到这两个条件,你觉得可以求什么?用什么方法做?还可以求什么?
(3)指名读题中要求的问题。
思考:看到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4)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5)学生尝试列式。
(6)出示43+31,学生自己校对。
2.学生回忆,小结方法。
(1)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习例题的?
(2)小结:先读题,理解题意,再读题目中的条件,想可以求什么?然后读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这就是读数学书常用的一种方法——“边读边想”。
教师板书:边读边想
学生理解:“读”是指读什么?想呢?“边读边想”是什么意思?
“边读边想”就是说,我们读数学书时,一边读,一边要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题目读好了,想明白了,就可以尝试列算式计算,最后还要检查列式是不是正确。如果列式错误,就要找找错误原因,或者和老师、同学讨论,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议。教师板书。
学生理解:“议”就是指“讨论”,“边读边议”是什么意思呢?
“边读边议”就是说读书时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讨论。
3.算式列好了,就可以尝试着算一算了,这又是一种读数学书的方法——“边读边算”。(板书)也就是说,读数学书时,不能先去看答案,一定要先自己动动手,想办法算一算。
(1)这道题该怎样算呢?学生动手尝试。(可以借助小棒或计数器)
(2)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介绍书上算法。
方法一
①出示书上小棒图。你能看得懂吗?和谁的想法一样?再次说说怎样用小棒来计算。
②出示书上计数器阂。你—能看得懂吗?和谁的想法一样?再次说说怎样用计数器来计算。
③比较上面两种算法,有相同的地方吗?这两种算法都能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出示:
40+30=70? 3+1=4? 70+4=74)
④小结:刚才,我们又用到了一种读数学书的方法——边读边比。“边读边比”就是说,读数学书时,可以比较前后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掌握方法。
方法二
①出示:43+30=73? 73+1=74
②你们能看懂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儿的30和1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把30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43+30"的算法学过了吗?“73+1”呢?
③小结:这里把新知识转换成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是学习数学时常用的一
种方法。;以后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也可以把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
方法三
①出示竖式。你们见过这样的算式吗?它有个很特殊的名字叫竖式。
②不要小看这竖式,我们以后会经常和它见面,好多题目用竖式来计算就会很简便。
所以,你们希望和它交朋友吗?那好,作为朋友,我们应该先记住它的样子。
③学生学写竖式。
先写一个加数“43”,有没有发现与以往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分得开些)再写“+”,写在哪?再写“31”,该怎样写呢?为什么?然后划条横线,横线要用直尺划,划得比竖式稍宽一点就行了,最后开始加。
④学生试加。
⑤说说是怎样加的?先算几加几?4写在哪儿?为什么?再算几加几?7写哪儿?为什么?(引导学生依据方法一来思考)
⑥有不同的加法吗?比较两种加法,不同在哪?(一个从个位加起,一个从十位加起)
(肯定两种算法,告诉学生究竟哪种方法更简便,以后会研究)
4.学生回忆,小结方法。
(1)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43+31”的计算方法的?(先自己想办法算算,再看书上是怎样算的)
(2)小结:看数学书时,一定要先自己动脑想办法,然后再看书上是怎样想的,看书时,还要特别注意自己没想到的方法。遇到像竖式这种从没见过的计算方法,除了要仔细观察它的格式、样子,还应该自己试着写一写,把它的样子记住。这里我们又用到了读数学书的一种方法——边读边记。就是说读书时,遇到要记住的东西,要想办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流程打破了一般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师灵活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站在教材编写的角度告诉学生书上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以教师的身份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在读书过程中不时地和学生交流读书的方法;以学生的视角读教材,并设计合理的引领阅读的方法。]
三、巩固与拓展
1.完成“试一试”。
(1)竖式的书写格式,你记住了吗?请大家用竖式计算“43-31”。
(2)反馈做法:(出示竖式的计算过程)你是这样列竖式的吗?说说是怎样计算的?“31”中的“3”和谁对齐?“1”和谁对齐?“2”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写在个位上?“1”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完成“做做想想3”。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错在哪?
(3)你们认为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厂和“想想做做2”。
(1)学生快速完成。
(2)校对。
(3)你觉得竖式计算这种方法怎么样?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与反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教师及时引领:读书要学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读”,这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的自然渗透。]
PAGE
3
7.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69+22= 28+26= 29+23= 29+13= 15+77=
35+37= 79+18= 27+38= 27+28= 53-45=
27+48= 75-68= 83-67= 35+27= 60-46=
95-28= 94-18= 95-38= 80-16= 36+25=
74-58= 28+36= 52-25= 63+18= 36+15=
90-68= 75-46= 61-33= 60-23= 43+48=
83-57= 61-43= 36+47= 52-35= 28+16=
37+35= 69+22= 15+77= 53-45= 27+48=
60-46= 36+25= 36+15= 43+48= 83-57=
28+16= 19+52= 18+55= 19+42= 92-59=
13+29= 93-66= 93-46= 44-29= 47+24=
70-12= 27+64= 92-79= 13+39= 81-19=
85-67= 80-31= 13+19= 71-22= 30-16=
答案:
69+22=91 28+26= 54 29+23= 52 29+13=42 15+77=92
35+37= 72 79+18=97 27+38=65 27+28=55 53-45=8
27+48=75 75-68=7 83-67=6 35+27=62 60-46=14
95-28=67 94-18= 76 95-38=57 80-16=64 36+25=61
74-58=16 28+36=64 52-25=27 63+18=81 36+15=51
90-68= 75-46= 61-33= 60-23= 43+48=
83-57= 61-43= 36+47= 52-35= 28+16=
37+35= 69+22= 15+77= 53-45= 27+48=
60-46= 36+25= 36+15= 43+48= 83-57=
28+16= 19+52= 18+55= 19+42= 92-59=
13+29= 93-66= 93-46= 44-29= 47+24=
70-12= 27+64= 92-79= 13+39= 81-19=
85-67= 80-31= 13+19= 71-22= 30-16=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