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习作范文
针也可以浮在水面上
我一直认为针放进水中一定会沉下去,可是爸爸却告诉我,针也可以浮在水面上。我听了半信半疑,于是就做了这个小实验。?
我先接了盆水,再找来一根缝衣服的针,接着就准备开始实验了。第一次我先将针竖着放了进去,针沉到了水底。第二次,我把针从水里捞出来,又将它横着放入水中。结果,针还是掉进了水底。我就说嘛,针是铁做的,怎么可能会浮在水面上?正当我想向爸爸郑重宣布我的实验结果时,他正好走了过来,笑着说:“你再找根针来,轻轻地横着放进去试试。”“好,这次我一定让你心服口服!”我信心满满地说。我换了根针,屏住呼吸,往水上轻轻一放……天哪!这根针竟然稳稳地躺在了水面上!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赶紧把爸爸叫了过来,问他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解释道:“你刚刚第一次实验失败是因为你放的方式不对,不能竖着放,第二次是因为针上沾了水,针自然就沉进了水里。”“噢,原来是这样!”听了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放置方式,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呀!?
这次实验真是让我受益无穷,既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又让我学到了新的知识。
耐旱的仙人掌
朋友们,你们知道仙人掌耐旱的原因吗?我今天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这个秘密。
我首先拿出了两张纸巾,让它们在水中充分浸湿。随后,我小心地把这两张纸巾放在正在接受台灯照射的塑料纸上。其中,将第一张纸巾平铺;将第二张纸巾卷成细细的长筒,裹上一层密不透风的外衣—— 蜡纸。好了,我们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呀!千万别走开,现在才做了整个实验的一半,好戏还在后头呢!一分钟……十分钟……五十分钟……时间过得真慢啊!终于,到了该揭开谜底的时候啦!我首先摸了摸第一张纸巾:完全干了!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照射,它全干了;该第二张了,我一把抓起第二个细细的纸筒,水珠一下子滴落了下来。天呐,近一个小时的照射居然还这么湿润!难道我会魔法?当然不是啦。朋友们,听我细细道来,其实是因为第二张纸巾上覆盖着蜡纸,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仙人掌那奇特的表皮也是这样,减少了必要的水分蒸发,从而使它能在沙漠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这下,你们该明白了吧!
神奇的放大镜
读书的时间又到啦!我掏出最喜欢的百科全书,开始细细品味。咦!书上说放大镜不仅有放大物品的功能,还可以生火。我有点儿不相信,所以我决定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在正午阳光正强烈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实验。首先,我从爸爸的书房找出了一个放大镜和一张白纸;接着,我把白纸放在阳光下;然后,我拿着放大镜,让它一面对着白纸,一面正对阳光;这还没有结束,我慢慢地调整放大镜的角度,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小亮点;最后,只需一动不动地等着就好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白纸上的那个小亮点有点不对劲。啊,好像开始冒烟了,那个小亮点的地方也变黑了。“呀,着了,真的点着火了!”我惊呼起来。
放大镜可真神奇呀!
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了
晚上洗澡的时候,看着水里漂浮着的橡皮球,我突然想到橡皮泥能不能也在水中浮起来呢?
洗漱结束后,我拿出橡皮泥分成了三等份,然后接了一盆清水。我将第一块橡皮泥搓成了橡皮球那样的球形,然后把它放在水面上,结果我刚一松手,它就直直地沉下去了。我忽然想到,游泳用的浮板不是可以浮在水面上吗?于是,我将第二块橡皮泥仿照浮板的样子做成了饼状,结果,它真的浮起来了,可还没等我欢呼,它就缓缓地向水底沉下去了。只剩最后一块橡皮泥了,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想到洗碗槽里浮在水面上的瓷碗。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捏成了薄薄的碗状。然后轻轻地贴着水面,慢慢地放手。一秒,二秒,三秒……“橡皮泥真的浮在水面上了!”我欢呼了起来。
由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筋,多尝试。
课件20张PPT。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快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我做过瓶子赛跑的实验。我做过筷子神力的实验。我做过带电的报纸的实验。我做过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实验。我做过带电气球的实验。我做过漂浮的针的实验。小组合作:
1.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与小组成员交流。
2.认真倾听,相互补充,完成表格。
3.派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实验记录表写法指导1.制作简单实验记录卡,帮助回忆实验情境。
2.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实验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例如:先……然后……接着……
3.在描写实验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纸屑跳舞一张纸、一把塑料尺子、一块毛面布料 将纸片撕成一厘米大小的纸屑用塑料尺在毛面布料上摩擦一段时间纸屑跟着尺子舞动起来 将摩擦过的尺子慢慢靠近纸屑,上下移动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开始了,我将准备好的直尺、毛面布料、小纸片放在桌子上。首先,我将小纸片撕成一厘米左右的纸屑,放在盘子里。接着,我拿起尺子和毛面布料进行摩擦,感到尺子微微发热时,将它靠近纸屑,并上下缓慢移动。奇迹在此时发生了,小纸屑跟着尺子动了起来。“真是太神奇了!”我兴奋地喊出声来。神奇的牙签 听说牙签会游泳,我对此很好奇,于是决定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前,我准备了两根牙签、一瓶水、两个盘子、一块肥皂和一块方糖。佳文欣赏实验开始了,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先拿起一瓶水,打开盖子,然后把水倒进盘子里,再拿起一块方糖,把方糖放进了水中。接着,拿起了一根牙签,也放进水里。牙签离方糖越来越近,像是在玩抓人游戏一样,把方糖给捉住了。 加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后,能将过程写得更详细! 紧接着我又做了第二次实验,跟第一次一样,只是把方糖变成了肥皂。只见牙签离肥皂越来越远。 是什么原因让牙签在水中出现了如此神奇的运动呢? 将自己的疑问写出来,表现了小作者在实验中的真实感受。 原来,把方糖放入水盆中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把肥皂投入水中时,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推。 结尾点明实验原理。作文写完了,我们还要做什么呢?可以交换读一读,评一评哦!评什么呢?看看实验过程有没有写清楚。或者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素材宝库乐以忘忧 心灰意冷 黯然神伤 忸怩不安
乐乐陶陶 无地自容 哀毁骨立 惊恐万状
恐慌万状 神采飞扬 撕心裂肺 愁眉锁眼
椎心饮泣 怅然若失 眉欢眼笑 悲不自胜
谈虎色变 赫然而怒 汗不敢出 怡然自得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白兰花还是那么白,一点变化都没有。我想:是我的步骤不对,还是红墨水的浓度不够呢? 清脆的上课铃刚止住,马老师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橡胶棒等东西,快步地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睁大眼睛望着这位魔术师般的科学老师,不知道他这堂课又变什么样的戏法。只见他不动声色地在讲台上放下东西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电”字。 我们开始动手操作了。首先我将蜡烛点燃,接着再将白纸卡在展示台上,作为屏幕;然后拿出凸透镜放在白纸和蜡烛中间。当这三样东西刚好在同一个高度、同一条水平线上时,奇迹出现了:白纸屏幕上出现了火苗的倒影,一晃一晃的,十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