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数字图书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关于图书馆,我们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到这样的地方,也从中得到过许多好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图书馆已经悄然进行着一场革命,那就是电子化。经过电子化处理的图书就是电子图书,通过计算机技术储存和网络通信设备传播接收电子化图书的图书馆就是数字化图书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因此,这样的事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
同样,介绍这些内容的课文对于师生来说,都是很新鲜很陌生的,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习这样的课文,我们没有必要在关于电子知识或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资料上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对于数字化图书馆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它的实质是什么,一定要弄明白。
正因为这些内容是十分先进而复杂的,所以,这篇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是拟人化手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用生动活泼、简明易懂的文字来介绍这些最新的科学技术。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方面要知道文章告诉我们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常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说明比较复杂的知识的说明方法。文章中使用的词语也比较丰富,可以适当地积累与应用。同时,也让我们领略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保持对科普读物以及对于利用现代科技获取信息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知道数字图书馆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处。
3. 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教学准备
1. 学生在课前去地方图书馆或阅览室体验一下,感受其中的氛围和好处,如处于农村地区,则可以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去参观一下,并去翻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城市的学生可以了解一下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情况,感受利用现代化设施方便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好处。
2. 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弄懂数字图书馆是怎么一回事,并适当充实有关电子化、数字化方面的知识。把握数字化图书馆的本质及好处。
教学过程
一、题目引入,知识铺垫
1. 板书课题。
2. 从题目开始,先谈一谈关于电子化、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不要求太深入,谈一谈自己的了解或所见就行。
3. 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字图书馆”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现代化社会生活中的人应该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交流自己读书所了解的主要内容。(同桌或全班)
三、围绕板书,了解说明对象
1. 先学习课文第1~4段,了解传统图书馆的情况以及图书“我”和“我”所见的景况。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 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传统图书馆不足的地方并作上记号。
4. 老师引导重点学习第5段。出示自学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图书?
(2)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3)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 学生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做上记号。
四、深入重点,合作学习
1. 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自学思考题的3个内容。
2. 请解决得比较好的合作组向大家作介绍。
3. 老师评价补充。
4. 找出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并作上记号。
5. 把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前面找出的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对照比较。深刻体会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6.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把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
7. 完成课后第2题。
五、加深认识,联系生活
1. 学习后面段落,重点为第7、8段。
2. 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的处理过程和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3. 自己默读,勾画认为重要的词句。
4. 激发学生爱进图书馆、阅览室的兴趣,培养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习惯。
六、完成课后题,积累词语并选词造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