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20 09: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监察制度
君权
相权
选官制度
皇帝的烦恼
地方制度
旁白:贞观年间,蜀州发生严重旱灾,紧急上奏朝廷。名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老臣夙夜未眠,最终商讨出解决办法。
太宗曰:“蜀州大旱,饿殍遍野,朕日夜揪心,寝食难安,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房玄龄曰:吾皇圣明,老臣亦获悉灾情,思虑良久,现提交书面处理方案:1.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2.削减灾区赋税,
3.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魏征曰:“吾皇圣明,房相思虑周全,我等认为可行, 事态紧急,敬请吾皇定夺!”。
太宗曰:“房相,朕之肱骨,大唐之幸也,朕准奏,杜相,吩咐下去,即刻就办!”
杜如晦点头应允:“吾皇圣明,老臣接旨。”
旁白:杜如晦即刻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历史剧—情景模拟
请思考:①房相、杜相、魏相分别供职于哪个部门?他们各自的职能是什么?

②这几个部门的运行程序是怎样的?

③这样的运行程序有什么意义呢?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责执行
封驳审议
特点及作用: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标志成熟,影响深远
烦恼1之解决——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材料: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通融性。往往每一制度,都留有活动变通的余地……事实上唐代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何名为敕?”此是刘祎之批评武则天的话,而因此遭了杀身之祸;武则天以下的唐中宗,也便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三省六部制实质:服务于君主专制
与近代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
打开思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通融性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一省制
烦恼1之解决——集思广益之三省六部制
成果展示: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建立中朝
皇 帝
九 卿
有事上报
1汉武帝:

1、决策机构是什么?
2、体现古代制度特点?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枢 密 院






中书门下
军政
行政(参知政事)
财政
3、宋代:
不参与政事
不参与政事
二府三司制
三 司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2)职权分散,效率低,官多。
认识?
世卿世禄制:血缘
科举制:才能
九品中正制:门第
军功授爵制: 军功
察举、征辟制:
孝廉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广泛
总结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取才制度的创新
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立 隋文帝 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
宋 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录取名额
僵化 明清 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
1905年废除。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

孙中山曾经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代汪洙

科举制是帝制时代一种腐朽落后的,扼杀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继续阻碍知识分子放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中国古代史》
合作探究: 他们眼中的科举制
你如何认识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至今是否仍有可用之处?说说你的见解。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

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积极
①禁锢思想,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④价值观的引领,官本位思想,重才轻德等。
局限
【思考回答】
1、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

2、明清时期专门的谏议制度却没有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君主专制的加强
烦恼3之解决— 细密严苛之监察制度
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珅
不能从根本上但还是发挥了作用
三十年不上朝的任性皇帝—明神宗
朕今天就是不上朝,谁劝谏也没用。

现在你说办事儿不花钱,谁给你办
成熟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1)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课堂小结
科举
监察
三省六部
制度
人才
人才
廉洁高效
制度
廉洁高效
*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序有效推进制度改革创新,让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充分彰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