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1形形色色的生物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1.1形形色色的生物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19 19:42:10

文档简介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知识点1 生物圈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科学家称之为“ 生物圈 ”。?
2.范围: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1000 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000 米之间,包括大气圈的 下层 、 整个 水圈和岩石圈的 上层 。?
3.生物圈里有维持生命的 空气 、 水 、 阳光 等条件。?
知识点2 生物的多样性使生物界生机勃勃
4.生物圈中的 物种 多样性、 遗传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 生物进化 的结果。?
5.(1)物种多样性:生物的家族中有 植物 、 动物 、 真菌 、细菌和病毒等。在过去的200万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了 200 多万种生物,其中 70 %以上是动物(绝大多数是 昆虫 ),约 22 %是植物和真菌。科学家估计,自生命诞生以来,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包括已经灭绝的物种)很可能有 10亿 种左右。?
(2)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遗传多样性。这是因为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控制性状的 遗传信息 是不同的,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 遗传信息 也不尽相同。?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 相互影响 、 相互作用 ,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 陆地 、 湿地 、 海洋 生态系统。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3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6.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 规律性 反应,是生物具有的 普遍 特性,能够使生物“ 趋利避害 ”。?
7.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体通过生长使 体形 增大、 体重 增加。?
8.繁殖:生物 产生后代 的过程。?
9.新陈代谢: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食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动物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排出汗液和尿液等现象。?
10.生物所具有的其他特征:生物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知识点1 生物圈
1.(2017·安徽阜阳期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 )
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知识点2 生物的多样性使生物界生机勃勃
2.(2017·河南商丘期中)生物多样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知识点3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3.生菜有“蔬菜皇后”之称,营养价值高,所以有条件可以自己种植。生菜通过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将种子种植,又能萌发长出幼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菜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长期处于暗处,叶色发黄,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叶色由黄变绿;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种植生菜需要浇水、施肥,还要给予充足的光照;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3)生菜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生长和繁殖 的特性。?
(4)从生菜体现出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生菜属于 生物(植物) 。?

1.(2017·安徽宿州质检)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整个地球是一个生物圈
B.地球上所有生物称为生物圈
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合称为生物圈
D.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土壤、岩石、水、空气等环境
2.(2017·广东东莞月考)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C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3. (2017·河北保定月考)我们都知道在野外迷路后可以通过观察大树来分辨方向。长得更茂盛的一面是南面,这是因为南面是向阳的一面,树木接受阳光的照射后生成有机物,树叶就因此长得相对茂盛。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自身体内的废物 D.能进行繁殖
4.(2017·吉林长春期中)同学们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列举了下列几个方面,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D )
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需要营养
5. (2017·河北保定月考)2016年4月6日《英国邮报》报道,在南非夸祖鲁一纳塔尔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野外动物摄影师亨得利·温特捕捉到一群野狗围猎一头成年公羚羊的凶残一幕。野狗发现羚羊后迅速追击,这一现象体现了(D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具有一定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016·山东青岛中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D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   B.③① C.③④  D.③②
2.(2016·四川绵阳中考)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D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3. (2016·山东滨州中考)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D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2016·湖南株洲中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B )
A.小张是A型血,小李是B型血,小魏是AB型血,小谭是O型血——遗传多样性
B.亚洲人多为黄种人,欧洲人多为白种人,非洲人多为黑种人——生物种类多样性
C.湖南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
D.农作物中既有水稻、小麦,也有玉米、高粱——生物种类多样性
5.(2016·江苏常州中考)表格中的资料信息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C )
生物 类群 哺乳 动物 鸟类 爬行类 鱼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世界已 知物种 4 342 8 730 6 300 19 056 850~940 260 000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6.(2016·广西柳州中考)湖南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从海南引进野生水稻,与当地水稻品种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这体现了(A )
A.遗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2017·湖北孝感月考)“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 应激性 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新陈代谢 的特征。 ?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繁殖 的特征。?
(4)“红杏出墙”标志着杏树由一棵小树长成繁茂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 生长 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生物 (填“生物”或“非生物”)。?

1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1 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环境:包括生物 生存条件 和 生存空间 。?
2.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 形态 、 生理 、 分布 的因素,区分为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
3.生态因素的种类:(1)非生物因素:包括 阳光 、 空气 、 水分 、土壤、 温度 、湿度等多种因素。?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 彼此之间 的相互影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种内 互助 和种内 斗争 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复杂,如海葵和寄居蟹是 互惠互利 的关系,杂草和豆苗是竞争关系,狮子和斑马是 捕食 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在 非生物 因素和 生物 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鸟类有适于飞翔的 翅膀 ;长臂猿的 长臂 适于在森林中灵活地攀援或跳跃;北极熊皮下厚厚的 脂肪 与极地生活相适应。?
知识点2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5.生物的生存不仅受 环境 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 环境 。?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以 改善 环境,也能 破坏 环境。如蚯蚓 改良 土壤;森林 净化 空气、调节气候;蝗虫 啃食 庄稼;水体中的 浮游生物 急剧繁殖,将导致水体恶化。?

知识点1 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2017·福建漳州期中)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水中或缺氧环境中生活,这种现象体现了(A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知识点2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2.(2017·广西桂林期中)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这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这个实例说明(B )
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B.生物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有依赖性
D.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
3.(2017·辽宁铁岭月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C )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1.(2017·福建泉州期中)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
A.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量
B.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
C.在测量灌木丛的湿度时,把湿度计放在地上
D.选择3个不同的环境,分早、中、晚分别测试,每次测量3个数据,取平均值
2.(2017·北师大附中期中)对于一棵生活在花园中的玫瑰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是(D )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里的所有动物
C.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3.(2017·辽宁抚顺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生物离不开环境,但不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生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孤立,毫无影响
D.环境不能制约生物的生存
4.(2017·辽宁辽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787年,有一个叫飞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快速地蔓延开来,严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住仙人掌的蔓延。
(1)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 适应 环境,同时也能 影响 环境。?
(2)资料中,昆虫是影响仙人掌生活的 生物 因素。?
(3)1787年,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影响仙人掌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B )
A.光照  B.水分  C.昆虫  D.空气
(4)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为了(C )
A.吸引昆虫传粉
B.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侵害
C.适应干旱的环境
D.以上情况都不是

1.(2016·山东滨州中考)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B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2.(2016·山东日照中考)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D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2016·四川遂宁中考)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D )
A.阳光 B.空气 C.温带 D.水分
4.(2016·甘肃临夏中考)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B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5.(2016·安徽桐城中考)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D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2016·湖北荆门中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互助关系

每年春天有十几万只黑尾鸥、近千只黄嘴白鹭等迁徙到某海岛繁衍生息,海岛的兴盛,诠释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哪里具备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哪里就可能有生物。该海岛吸引黑尾鸥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生物 因素,因为黑尾鸥主要以海中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黑尾鸥与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 捕食 关系。?
(2)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黑尾鸥的形态结构特征与海岛生活相适应,如趾间有蹼,适于 游泳 ;喙细而侧扁,前端具钩,适于从海岛周围的水域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黑尾鸥的这些特征,既体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又体现了 生物与环境 相适应。?
(3)当地政府通过采取禁止采伐保护该海岛的植被,通过禁止“赶海”保护海岛周围水域中的生物等措施,使来岛的海鸟逐年增加。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 生物影响环境 。?
(4)小明在该海岛游览时,发现一只黑尾鸥带有环志,小明认为影响这只黑尾鸥的生物因素就是它的食物,即 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 。小明的认识正确吗? 不正确 。为什么?影响这只黑尾鸥的生物因素包括不同种的生物和同种生物(其他黑尾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