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1991年 :两极格局(冷战格局)1991年—今:多极化发展时期第1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探究的主要问题:1、 “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2、“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关系发展有哪些影响?一、“冷战”兴起的背景 1 二战后各主要国家实力对比2 二战前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美国白宫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一丘吉尔美 VS 苏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二 “冷战”的过程2 “冷战”一词的提出 3 “冷战”的具体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着美国称霸
全球战略部署初步形成)1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冷战的萌芽时期)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指的是哪种力量?苏联和东欧国家杜鲁门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反苏反共,遏制苏联从1948到1950年,总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与,10%是
贷款,以致于丘吉尔将这个计划视为“人类历史
上最慷慨的行动”。美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标?从经济政治上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遏制苏联。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
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
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
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
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包括苏联么?如果苏联不参加此计划,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如果苏联参加此计划,是否会对美国的意图有不好影响? 包括。如果不参加的话,美国就会把分裂欧洲责任推给苏联;如果参加的话,美国可以从经济上利用苏联和东欧的广大资源和市场,并在政治上控制苏联。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共同点:反共反苏不同点:杜鲁门主义更为公开反共,马歇尔
计划则是隐蔽的反共反苏。马歇尔
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继续和扩大。4 苏联的反“遏制”经济上:经互会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49年,美国等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图为12国代表集会签
约。 1955年,苏联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友好合作条约》,被通
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三 “冷战”的影响1 德国、朝鲜的分裂2 古巴导弹危机(1)时间:1949年与1948年(2)原因: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柏林墙的拆除战略优势在美国什么是雅尔塔体制? 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制的内容:一 如何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及战后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
二 建立联合国
三 以美、苏为主角,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的实质: 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探究题: 二战结束后,对冷战形成的责任,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
定的责任; 另一种认为,责任全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结合你本课所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
并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