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3-27 0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使得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千疮百孔。
1949—1952年国民经济实现了恢复,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并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
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
其特点是一大二公,认为社会主义是越大越公越好。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事实,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为什么?一个牛皮吹破天,
十亿人民都被骗!跃进号角(宣传画)跃进产量高!试一试你能行!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你相信吗?当时的“卫星田”能 承受得住一位小姑娘 全民大炼钢现代化炼钢思考: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会如何?这样炼钢你认为有什么影响?信息:58年全国生产钢1335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农民大炼土钢时运送矿石
人民公社化运动对马克思合作制:“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按劳分配”的错误认识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认识: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加油干三年经济困难(5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第二 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发挥.
第三 国民经济建设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
第四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年)66------------71-----------73----------75----------76爆发周恩来进行邓小平全面整顿结束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全面整顿的实质:巩固练习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1、C2、B3、C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