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童年的水墨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钓竿、扑腾、扇动、戏耍”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重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重点)。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难点)。
学习目标
张继楼,江苏宜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营帐边有一条小河》《在城市的大街上》《在农村的田野上》《夏天到来虫虫飞》《种子坐飞机》等。
儿童诗,是指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我会认
mò rǎn suì
墨(墨水) 染(染绿) 碎(碎片)
làng jiàn shuǎng
浪(浪花) 溅(溅起) 爽(清爽)
我会写
mò
染(染绿)
rǎng
竿(竹竿)
gān
墨(水墨画)
téng
suì
滕(扑腾)
bō
拔(拨动)
碎 (碎片)
我会写
làng
葫(葫芦)
hú
浪(浪花)
mó gū
蘑 菇
我会读
shuǐ mò huà
水墨画
chuí liǔ
垂 柳
??xì shuǎ?
??
戏 耍
diào gān
钓 竿
? ?pū tēng?
扑 腾
??bō dòng
拨 动
sōng shù?
蘑 菇
mó gu
?
shān dòng
??làng huā
?
?hú lu
浪 花
葫 芦
扇 动
松 树
我会读
shù pí
树 皮
pò bù
破 布
cháo xiǎn
朝 鲜
yán liào
原 料
qiē duàn
切 断
bàn dǎo?
半 岛
ōu zhōu
社 会
shè huì?
进 步
jìn bù
文 化
mǎ nú
rì běn
? ā lā bó?
日 本
阿拉伯
wén huà
yǐng xiǎng
满 足
影 响
欧 洲
多音字
童年的水墨画
当作梳妆垂柳把溪水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rǎn)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suì)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垂柳、山溪、人影、钓竿、蜻蜓等形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它们似乎都在等待水里的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山溪微波荡漾,草地上鱼儿蹦跳挣扎,孩子们笑着围在一起,溪边热闹起来了。
第一小节:写溪边钓鱼的孩子们是那么的快乐。
童年的水墨画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lànɡ)花,
你拨我溅(jiàn)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比喻,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孩子跳入水中的样子,表现了孩子们玩耍时的活泼、快乐。
第二小节:写江上戏水的孩子们是那么的快乐。
“两排银牙”表现了在水中嬉戏的孩子高兴快乐的心情。
童年的水墨画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shuǎnɡ)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lì),?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拟人比喻,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蘑菇的可爱和美丽。
第三小节:写雨后在树林中采蘑菇的孩子们是那么的快乐。
拟人, 把经过雨水冲洗的松树说成是刚洗过澡,一种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说说你在第一小节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思考并交流
一个小孩在溪边垂钓,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溪水清澈见底,溪边的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挥舞着美丽的长发。溪水碧绿碧绿的,把孩子们在水中的倒影都染绿了。
一条鱼儿上钩了,扑腾一声,水花四溅。摘下鱼钩,鱼儿滑落在溪边的草地上,活蹦乱跳。几个孩子笑着,跳着,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收获”。
如何理解“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的意思?
思考并交流
这句话写的是孩子们戴着斗笠在松林里采蘑菇,他们戴着斗笠的样子像蘑菇。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联系上文可知,松林里刚刚下过一场雨,雨后森林里钻出了许多小蘑菇。由“一声欢叫”“抖落”可知,“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其实就是戴着斗笠采蘑菇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戴着斗笠的样子像蘑菇。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比喻)
2.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拟人)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