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9 剃头大师(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19 剃头大师(2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19 22:2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剃 头 大 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大师、表弟、胆小、中药、姑父、理发”等19个词语。
2.巩固默读的学习成果,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重点)
3.理解文中老剃头师傅和“我”各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重点)
4.学习课文是怎样完整、清楚地记叙一件小事的。(难点)
学习目标
秦文君,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当代广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的作品往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主要作品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个女孩的心灵史》《调皮的日子》《小丫林晓梅》《会跳舞的向日葵》等。本文就是选自她的长篇小说《调皮的日子》。

我会认
tì zhí fǒu mà
剃(头) 执(行) 否(则) 骂(人)
chóu guàn xíng
报(仇) 习(惯) 刑(场)
tì lí mō
代(替) (厘)米 抚(摸)


我会写
biǎo
胆(胆小)
dān
理(理发)
l ǐ
表(表弟)
duó
chóu
夺(抢夺)
chà
差(差劲)
仇(仇人)
鬼(鬼脸)
骂(骂人)
gu ǐ

付(付钱)



我会写
件(文件)
jiàn
bèi
虽(虽然)
suī
倍(双倍)

我会读
dà shī
大 师
biǎo dì?
表 弟
lǐ fà

理 发
huān yíng
?
欢 迎
?dǎn xiǎo


胆 小
zhōng yào
中 药
hài rén jīng

害人精
? tòng kǔ


双 倍
shuāng bèi?

过 年
guò nián
央 求
?gū fu
chóu rén
?
? ?bǎi bu

?
仇 人
摆 布
yāng qiú?
?
?
suī rán
?
姑 父
虽 然
痛 苦
天 分
?tiān fèn
?
睡 衣
?shuì yī?

镜 子
jìng zi

清 除
qīng chú
?



多音字

剃头大师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è)梦,还怕剃头。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yā)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zhí)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dū),否(fǒu)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店里的剃头师傅(fù)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mà)谁“害人精”,还用看仇(chóu)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押”指跟随看管,“监督”指察看并督促。“押”“监督”衬托出了小沙对剃头的恐惧程度之深。
第一部分(1-3):写“我”的表弟小沙怕剃头。
课文一开始交代表弟小沙“怕剃头”,为下文写表弟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做了铺垫。
“骂”“怒视”生动地写出了小沙气呼呼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剃头大师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yuān)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zèng)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jǔ)矩由老头摆布。(第四自然段)


老师傅听不清小沙的抗议,所以小沙抗议也没用;再加上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胆小的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由老头摆布”写出了小沙无计可施的可怜相。
第二部分(4-6):写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
“冤家”指仇人,把老剃头师傅称作“冤家”,夸大其词,极富幽默感。

剃头大师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guàn)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suì)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chī)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xíng)一样。(第五自然段)


夸张,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了老师傅“耳朵不好”“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眼神差了点儿”,制造出夸张的效果,使文章显得幽默风趣。“跟受刑一样”夸张地写出了小沙剃头时的惨状。
“老掉牙”极言推剪的陈旧过时,既然是老掉牙的推剪,当然就有些钝,不大好使。“咬”多是用来描写凶猛的动物的,比如说有锋利牙齿的狗,而这里用“咬”来描写推剪夹住头发,生动地写出了推剪在小沙眼里的可怕,以及推剪夹住小沙头发时小沙的惨状。

剃头大师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zhì)。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shì):有你的,老弟。
(第八自然段)


动作描写.,“拍了三下”既是对小沙的信任表示赞赏和感谢,又是向小沙打包票:“我剃头,老弟你放心就是”。“我”又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哪来的自信呢?可是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吗?做事只凭兴趣,完全不考虑后果。
第三部分(7-18):写“我”给小沙剃头。
心理描写,剃头师傅都不愿意给小沙剃头,而“我”竟然是不给钱也愿意,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乐于助人,也不是因为“我”剃头的技术比理发店的师傅好,而是因为可以“随便处置”小沙的头。原来,“我”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给小沙剃头的,完全是小孩子顽皮的心性使然。可想而知,小沙把头交到“我”手里,会有怎样的后果!

剃头大师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zhì)。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shì):有你的,老弟。
(第八自然段)


动作描写.,“拍了三下”既是对小沙的信任表示赞赏和感谢,又是向小沙打包票:“我剃头,老弟你放心就是”。“我”又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哪来的自信呢?可是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吗?做事只凭兴趣,完全不考虑后果。
心理描写,剃头师傅都不愿意给小沙剃头,而“我”竟然是不给钱也愿意,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乐于助人,也不是因为“我”剃头的技术比理发店的师傅好,而是因为可以“随便处置”小沙的头。原来,“我”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给小沙剃头的,完全是小孩子顽皮的心性使然。可想而知,小沙把头交到“我”手里,会有怎样的后果!

剃头大师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第十二自然段)


动作描写,“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说明“我”给小沙剃头时毫无章法,这与“剃头大师”的自我评价相矛盾,表现了“我”当时自我感觉良好,沾沾自喜的心情。看到姑父的睡衣落满了黑头发,“像一张熊皮”,此时的“我”还没有想到后果的严重性,仍沉浸在自己伟大的成功之中![
心理描写.,“大师”是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只是一个孩子,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装模作样地从小沙头上剪下一堆头发,就觉得自己比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觉得自己是“剃头大师”了,小孩子天真的心性显露无遗。
“我”是真正的“剃头大师”吗?为什么?
思考并交流
“我”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因为“我”给小沙剃头时,乱剪一通,又手忙脚乱地乱修一通,结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最后,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既然“我”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为什么还要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思考并交流
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老剃头师傅虽然耳聋眼花,剃头工具陈旧过时,但却是按专业的手法剃头的。“我”自认为自己有剃头的天分,但却是瞎剃,结果剃得坑坑洼洼、参差不齐。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充满自嘲的味道,风趣、幽默、诙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我”和表弟小沙之间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表弟怕到理发店剃头“受刑”,让“我”给他剪头发,“我”乱剪一通,结果表弟不得不剃了个光头,姑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故事真实地表现了儿童有趣的生活和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


仿写句子: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虽然雨很大,但是我还是会去上学。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