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要点练习题1. 2015年是《青年杂志》创办100周年。100年前的《青年杂志》主要宣传( )
A.君主立宪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主科学思想 D.尊孔复古思想
C2. 北大有一座著名的红楼,在20世纪初,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广泛宣传民主和科学。
其中不少名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物包括( )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梁启超
⑤孙中山 ⑥李大钊 ⑦胡适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①②⑥⑦
B3. 把反封建内容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人物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C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和( ) A.强学会 ? ?B.保国会 ?C.北京大学 ??D.天津大学
C5.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B6.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
A.民主、科学 B.人文、浪漫
C.科学、理性 D.民主、法制
A7. 新文化运动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下次关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A8.下列历史事件对应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洋务运动──民主,共和?????B.戊戌变法──自强,求富 C.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D.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
C9.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 ①《每周评论》??②《万国公报》??③《新青年》??④《民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B10.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复古
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提倡民主和科学
D.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
C11.中国最早提倡白话文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 ? C.陈独秀 ??D.鲁迅
A1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13.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D.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14.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C.陈独秀??? D.蔡元培
C1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判断陈独秀发表材料一的观点时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
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阵地是什么?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正在推行“尊孔复古”为实现独裁专制做准备。民主和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3)材料二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战斗的主要战友还有谁?
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精神。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为了“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
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
?
新文化运动。性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积极作用:它高举的“民主”和“科学”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课件21张PPT。第13课 五四运动 知识要点练习题1.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D2. 五四运动爆发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废除二十一条 D. 严惩卖国贼
B3.1919年6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
C4.五四运动最初的发生地是哪里( )
A.北京????????B.西安?????
C.天津??????? D.上海
A5.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
A.誓死争回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6.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 )
A.劳动节 B.青年节 C.中秋节 D.建军节
A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C8. 五四运动是,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扶清灭洋
D9.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10.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③ D.②③④
B1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是五四运动中喊出的口号。
其中“国贼”不包括( )
A.曹汝霖 B.章宗祥 C.陆宗舆 D.袁世凯
D12.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
A.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B.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C.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一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
B13.《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三十日发无线电云,二十八日下午三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之邑云云,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 )
A.日本同意了我国的主张
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会议作出了有利于中国的决议
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
D14.“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 )
A.山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B.辽东半岛的主权问题
C. 香港岛的主权问题 D.台湾岛的主权问题
A15.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B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在于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去维持公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内除国贼”又指谁?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4)宣言最后的“两个信条”表现了这次运动的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五四精神”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是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课件21张PPT。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要点练习题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A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在哪个城市建立( )
A.北京? B.武昌? C.上海 ?D.南京
C3. 1981年,工人群众们翻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劳动界》,立即被其犀利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所吸引。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
A.“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B.“变法维新”的思想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D4.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A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C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②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7.假如你想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你应该到(?)
A.北京????B.上海????C.南京????D.武汉
B8.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通过第一个党纲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领导戊戌变法运动
B9.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其主要理由是( )
A.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B.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C10. 1917年西方世界发生的一件大事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并由此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此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新青年》刊载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1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 ) A.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先后建立起来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12.下列对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B.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确立了三民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13.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五四运动的胜利,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D14.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是被哪一北洋军阀血腥镇压(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段祺瑞
?
B15.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
?
A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次重要的大事件,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大事件有关的内容补充完整。1921年7月上海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