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9 阿长与《山海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AB卷课课通9 阿长与《山海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0 20: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9 阿长与《山海经》
随堂训练
01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书斋(zhāi) 掳掠(lǔ) 哀悼(dào) 惧惮(dàn)
B.震悚(sǒng) 惶急(huáng) 诘问(jié) 粗拙(chuó)
C.骇人(hài)  保姆(mǔ) 霹雳(pī) 菩萨(pú)
D.胸脯(pú) 孤孀(shuāng) 疮疤(chuāng) 疏懒(lǎn)
(解析:B项“拙”应读“zhuō”。)
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B. 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C.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D. 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解析:C项“幕”应为“慕”。)
3.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D)
A.当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老李之所以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B.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他还是念念不忘那个曾救过他的医生。
C.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D.他极其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你的入党申请已得到批准了。”
(解析:“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用在该语境中不宜再用副词加以修饰。)
4.(娄底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娄底市积极推进涟水河、孙水河综合治理工作。
(解析:A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或“让”。B项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C项否定不当,“避免”“不再”连用,意思是“为了让沉船事故再发生”,意思表达反了,应删去“不”。)
02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5.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
6.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表现了“我”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7.“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加点的“这”指代的是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8.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03拓展阅读
(原创)
第28个“馅饼”
乔叶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吾尔维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珠片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阿姨,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历史,可她怎么能看出来?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铛,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她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
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
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收)”。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说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选自《少年文摘》2016年第1期)
9.结合全文,思考标题中的“馅饼”的真正含义。【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象征了哈提雅对汉族老师的想念和感激,也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
10.选文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首段的作用】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1.作者说“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理解文意】
因为作者误解了维吾尔族小姑娘纯洁而真挚的感情。
12.阅读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1)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神态描写,“一怔”具体地写出了小姑娘因作者给钱而吃惊的心情,“涌”则突出表现了小姑娘真诚送作者铃铛却不被作者理解的失落和伤心。
(2)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哈提雅的笑容比作一朵“淡黄色的雏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提雅获得“我”的信任时内心喜悦的样子,生动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纯真淳朴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形象。
13.细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姑娘的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①哈提雅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以送陌生人礼物的方式默默表达对汉族老师的感激之情;②哈提雅是个执着、细心且聪明的孩子,即使“我”几次拒绝接受她的礼物,她依然执着地根据作者的鼠头木制项链判断作者的属相而送出刻有老鼠吊坠的铃铛;③坚决退还给作者五元钱,百般推却才告诉作者自己喜欢文具和书,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一个自尊自强且热爱学习的孩子。
14.选文与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都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用这种手法,可以使故事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同时也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探究写作手法】
04 写作创新
15.本文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课文片段在线】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写法分析】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地叙述了与阿长交往的情景。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做法,表现“我”对她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表现“我”的佩服和敬意。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此写法的运用使文章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人,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点是:①要注意“抑”和“扬”的前后,必须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这种对照越鲜明越好。②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点写“扬”。“抑”起的只是衬垫作用,并且更多地应该是主观上的“抑”。
【例文】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瞧,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幽默风趣的老师。
B卷能力训练
01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做后面的题。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斜阳叫子规。
1.从诗中落花、 、 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可填:柳绵飘白 东风老 子规叫(一格一分)
2.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选“树”好。一“道”侧重于描写斜阳在天空中的余晖,是静态的昏黄之景;而一“树”则是体现斜阳落在树木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具有动态的画面感。同时,一“树”斜阳又与后文“叫子规”相呼应,在影影绰绰的树木、斜阳中,子规声声啼叫“归去归去”,,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之情。
02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吴王欲伐荆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参考译文】
吴王要攻打荆地,警告左右大臣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一个年轻舍人想要劝吴王却不敢,便每天拿着弹弓、弹丸在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个早上都像这样.吴王觉得奇怪:“你为什么要像这样打湿衣服呢?”侍卫对吴王回答道:“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停留在高高的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螳螂弯曲着身体贴在树上,想扑上去猎取它,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家伙,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听后,说:“好啊!”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吴王欲伐荆(攻打) B.敢有谏者死(规劝)
C.如是者再三(判断动词) D.欲取(想要)
(解析:是:这。)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来,何若沾衣如此!
你来,为什么要像这样打湿衣服呢!
(2)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蝉、螳螂、黄雀)这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面有祸害啊。 5.请写出这篇文章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教导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近忧远虑,居安思危,不能顾此失彼.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要思前顾后。
03名著阅读
6.有人通过跑步锻炼身体,有人只能整天奔跑才能维持生活,祥子就属于后者。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虎妞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缺少中国妇女常见的懦弱和顺从。
B.全书以祥子为中心,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主要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C.小福子自杀使祥子的希望彻底破灭,祥子开始走向堕落,甚至出卖别人。
D.祥子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私房钱,买的是刘四的二手车。
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曾说:“老舍的作品,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请仿照示例,从《骆驼祥子》一书中再选择一位人物作介绍。
示例:小福子牺牲自己,承担养活全家的重任——她很无私。
示例一:孙侦探敲诈祥子积攒已久准备买车的钱——他阴险狡诈。
示例二:祥子每天在烈日下辛苦拉车,用自己辛苦节约三年的钱买车——他勤劳朴实。
04语言运用
8.右面是课文《阿长与〈山海经〉》的插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幅插图所描述的中心事情是什么?
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2)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的内容,用上“津津有味”“迫不及待”两个成语。
示例:阿长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共四本,当阿长解开包裹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其中的一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9.(益阳中考改编)生活中,也有不少像阿长那样卑微而又善良的人,阅读下面关于段意花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意花是益阳水文局的临时工,丈夫李国庆在益阳水文站工作。他们在一条趸船上住了14年,经常勇赴江流,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溺水的生命。保守估计,他们先后救了50人,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他们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以至于6万多元债务整整还了17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段意花的家庭在这一天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请为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
示例一:勇救50名溺水者,益阳段意花夫妇一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示例二:段意花夫妇14年救50名溺水者
示例三:益阳段意花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2)你们班想请段意花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代表班委会去请她,你会怎么说?
示例:阿姨,祝贺您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我们知道了您的优秀事迹,都非常敬佩您,想请您为我们做一次报告,您看行吗?
(3)近年来出现了某些扶人者被敲诈的事件,致使一些人不敢去救人,你对此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段意花的事迹谈谈。
示例:见义勇为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敲诈过救人者,就见死不救,而要学习段意花夫妇,尽自己的能力,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