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知识回顾
1、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 、
、 实行社会主
义改造。三大改造于 年底基
本完成。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国家采取了 形式,实行
政策。
3、三大改造完成对社会发展具有什么推动作用?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请问:初级阶段我国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的国家当时能不
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主要问题: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一、中共八大
背 景
国内
世界:
(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机遇
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面临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一、中共八大
1956年
时间:
内容: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意义:
二、总路线的提出
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八大以后,社会主义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中央认为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
一、中共八大
背景:
内容:
评价:
片面强调高速度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总路线的提出
一、中共八大
1、大跃进:
2、人民公社化:
三、探索中的失误
二、总路线的提出
工业以钢为纲
一、中共八大
大跃进
三、探索中的失误
农业以粮为纲
(大炼钢铁)
(大放高产卫星)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535万吨
9000万吨
3000万吨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1070万吨
二、总路线的提出
工业以钢为纲
一、中共八大
大跃进
三、探索中的失误
农业以粮为纲
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化:
(大炼钢铁)
(大放高产卫星)
结果
高指标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标志
评价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
失误原因
国情认识不清,
急于求成,
缺乏经验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中苏关系破裂
自然灾害
国民经济面
临严重困难
1961年,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
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保证重点工程,
发展粮食生产,纠正“共产风”,精简
职工等。不久,经济取得明显成效。
二、总路线的提出
一、中共八大
三、探索中的失误
四、建设成就
1、大庆油田建成,实现石油原油全部自给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 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五、建设中的模范人物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 锋
铁 人
两弹元勋
好干部
好战士
二、总路线的提出
工业以钢为纲
一、中共八大
1、大跃进:
三、探索中的失误
农业以粮为纲
1957年11月,公开提出15年左右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品的产量要赶上和超过英国。
1958年2月《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新形势,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要大跃进……
全民大炼钢
就是鼻子短
肥猪赛大象
足够吃半年
全社杀一口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 跃 进 宣 传 画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浮夸风、
共产风。
高指标、
瞎指挥、
“左倾”错误
严重泛滥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过程中严重失误是( )
(1)镇压反革命 (2)大跃进
(3)“三反”“五反” (4)人民公社化运动
A、(1)(2) B、(3)(4)
C、(2)(4) D、 (1)(3)
C
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从无到有
发展起来的有( )
(1)原子能工业 (2)生物工程
(3)航天工业 (4)新兴电子工业
A、(1)(2)(3) B、(2)(3)(4)
C、(1)(3)(4) D、(1)(2)(4)
c
中国大饥荒情况(一)
日无鸡吃米,夜无老鼠粮。
树皮与泥土,野草拌秕糠。
欲哭眼无泪,欲笑面无光。
颓然我叹息,过渡日何长?
--一农民记大饥荒诗
1959年-1961年是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年”,也就是三年大饥荒,那时的中国人民,别说是吃饱,有吃的已经是上天恩赐了。在这苦难的三年中,饿死了多少人?当时的政府统计并公布是一千多万人,实际上,却是远远多于这个数字,也就是民间传说的,三千万人。
那时一年仅能吃一回肉。熬到春节生产队宰杀一头猪,两三百个社员每人分得三四两熟肉,加上一锅红萝卜就是传统佳节丰盛的佳肴。白酒、饼干、香烟仅在逢年过节配给供应。平时供销社里见不着副食品。生产队里的小猪得瘟病死了也是难得的“牙祭”。说是病死猪要埋,实际是宰烂下锅分而食之。虽有一种难闻的腥臭,但谁也不会放弃。
中国大饥荒情况(一)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请指出下边三句话各反映了什么错误思想
浮夸风
人民公社
“共产”风